第100頁(第1/3 頁)
路窄人多,曠野之地尤其擁擠。
張二孃拉緊了海棠和樁子,以免被人擠倒。
大山和柱子隨著人流已經走出丈遠的距離,張二孃亦步亦趨,跟著一路遠送,邊走邊高聲叫道:
&ldo;樁子他爹,柱子,好好去,好好回啊。&rdo;
兩個男人齊齊轉過頭來。
大山憨笑著沖她揮揮大手。
柱子被人群簇擁著不由自主往前挪步,他緊抿著唇角,目光掃過人群,定格在一處,再移不開。
人多,烏壓壓一片都是熟悉村人的臉龐,可海棠那張臉卻格外不同,不管在哪一處,他總能頭一個看清她。
小小的青絲垂鴉頭,細細彎彎的眉毛,圓圓的杏眼,挺巧的鼻子,和隨時隨刻喜歡倔著跟他搶白的嘴。
每一處都讓他歡喜,都讓他捨不得挪開眼。
馬上就要走遠了,再沒多少時辰了
他終於梗著脖子,衝著海棠大聲吼道:&ldo;海棠妹子,好好在家,我定會帶著你爹,給你帶好東西回來。&rdo;
他目光熱切,希望她能捎帶跟他說上幾句話,哪怕就是幾句場面話都成,可等待片刻,海棠僅僅只是抿著嘴,沖他點了點頭。
柱子難掩失望,還想再跟海棠多說上幾句話,然而終究還是被人群簇擁著走遠了。
他哪會注意到,在他身後,一直有雙眼睛,帶著絲絲的哀怨,默默的看著他,直到人群消散,他的身影消失,還久久停留,捨不得離去。
男人們終於走遠了,陸續進了大青山。
婦孺老人,還緊跟著相送。張二孃怕人群衝撞到兩個孩子,也怕衝撞了自己的肚子,送出數步後便打住了。
樁子是野孩子性子,忙掙脫了她孃的手,一溜煙衝進人群跑遠了。張二孃喊了他一聲,見他不聽,也只好無奈搖頭,牽著海棠往回走。
回村路上,大楊樹旁,遠松媳婦帶著三個孩子,還朝著遠處張望。她身側的杜鵑人雖小,臉上也跟著她娘一樣掛著淡淡的愁思
倆個婦人視線相接,皆無奈一笑,同時嘆出一口長氣。
&ldo;說不擔心,不愁,這上了山,全指望著山神爺保平安了,哪裡能不掛心啊?&rdo;張二孃捋了捋額角的碎發,嘆口氣,走到遠松媳婦跟前輕聲說道。
&ldo;是啊,我們婦道人家,還能咋的,只希望祖宗保佑,山神顯靈,讓大家都齊齊整整的回來&rdo;遠松媳婦邊說話,邊把小鐵柱從杜鵑懷裡抱了過來。
孩子現在沒睡,睜著一雙圓圓的大眼四處張望,看到張二孃這個生面孔之後,就把眼神定住了,也不哭鬧,只緊緊盯著張二孃瞧,似乎她身上有什麼寶貝似的。
孩子的好奇目光把張二孃逗樂了,想到馬上自己也要添個小子,她的心柔軟起來,伸出手去要抱小鐵柱。
兩個婦人終於有了新話題,逗弄起孩子來。
兩個婦人說著話兒,漸漸入了佳境。
杜鵑戀戀不捨的從山腳處挪開眼,見了海棠,對著她扯了扯嘴角,卻扯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ldo;別掛心,大家會好好的回來&rdo;海棠安撫她,她倆心照不宣,都把那人藏好了,不會放在明面上說出來。
杜鵑輕輕點頭,握緊她的手。
送走了當家人,村裡似乎安靜了許多,然而日子還是要照樣過下去。
回到家,海棠又滿血復活,張羅起家務事。
連日大雨,一旦天晴,南頭空曠的野地上野草瘋長。海棠背了竹簍,提著竹籃往南頭來了。
下雨時,河裡的浮萍很多,都被衝到了岸邊,這些都是小豬們愛吃的飼料,因此好幾天都是她爹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