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第1/3 頁)
&ldo;等等&rdo;陳堯諮忙的擺手,&ldo;誰讓他回去了?&rdo;
&ldo;嘉謨,&rdo;趙恆笑著道,&rdo;兩國交鋒,不斬來使&rdo;
&ldo;那只是交鋒的時候,咱們現在還沒有交鋒不是&rdo;陳堯諮笑道。
&ldo;呃……&rdo;
&ldo;拉下去,斬懸掛城門之上&rdo;陳堯諮大聲道。
話才說完,便立刻有人沖了進來,拖將出去,聽著一聲慘叫,那使節白白的受了冤枉,人頭落了地。
&ldo;這……恐怕不妥吧&rdo;寇準沉思的半響,說道。
陳堯諮嘆了嘆氣,才道:&ldo;在下也不想如此,可陛下、寇相,可如今北城將士人心渙散,士氣極為低下,前幾次攻城,我大宋吃了不的虧,而今也只有楊將軍在此硬撐著罷了。&rdo;
&ldo;你此舉莫不是要斬使立威,增我軍士氣?&rdo;寇準問道。
&ldo;不錯&rdo;陳堯諮點了點頭,&ldo;若是這遼使安然的出了澶州城,那我軍士氣,必然受到打擊,只要其一攻,必然潰敗&rdo;
&ldo;這……那咱們該如何是好?&rdo;趙恆不禁問道。
陳堯諮與寇準相視望了一眼,心裡都有些猶豫,陳堯諮沉吟了半響,道:&ldo;斬使立威,不過是杯水車薪,若是要振奮軍心,只有一個法子&rdo;
&ldo;什麼法子?&rdo;真宗不禁問道。
&ldo;請陛下親自到北城,那時,我軍將士,必然軍心大振,就是再有二十萬大軍,又有何懼&rdo;
&ldo;什麼?朕不是已經到了澶淵城了嗎,為何還要到北城?&rdo;趙恆問道。
&ldo;陛下此時在南城,與在汴京有何異?&rdo;寇準道,&ldo;這北城與南城不過一河之隔,若是陛下肯駕臨,這對我軍將士而言,定是莫大鼓勵&rdo;
&ldo;可北城卻是……&rdo;趙恆又一次疑慮了,北城兇險,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楊延朗駐紮北城,早已經是衣袍浸染血漬,可見北城要隨時準備戰事&rdo;
陳堯諮斬使立威,大宋軍終於看到了朝廷的抗戰之心,更有人猜測,這斬使節的背後,是否是信心十足,定有戰勝遼人之法。眾人軍心大振,頓時覺得力氣十足,有使不完的力。可遼人卻是勃然大怒,使節本是代表國主,這斬使之舉無疑是被人打了臉,蕭太后更是怒極,欽點先鋒大將蕭撻覽領先鋒五萬,耶律彥軫為軍師,領兵攻城。
楊延朗早知有今日,早設諸多伏弩,更親帥大軍守城,眾人嚴陣以待,他知道這一票玩的很大,誰也輸不起,遼人一輸,有身被圍殲之險,大宋朝若是戰敗,那南城的諸位大人,連同大宋天子,都將成為甕中之鱉。
陳堯諮與寇準翌日更勸說趙恆親自赴黃河,軍士更是來報,契丹今日早有異動,契丹可汗點軍欲要點兵來襲,楊將軍早已在城下臨敵。
寇準見此,更以要振奮軍心為由,勸說趙恆過黃河,可這戰事一起,趙恆心裡更是沒了底。陳堯諮無法,只好獨自一人前來北城,但見這已經是劍拔弩張,城門上已經是排起了一溜溜的長弩,鮮亮的箭簇著閃閃的光芒,眾人的臉上崩的緊緊的,隨時準備應付。楊延朗正在城樓上指揮著眾人,斥候來去匆匆,緊張的讓人有些窒息。
第十四章 先鋒官的隕落
&ldo;楊將軍&rdo;陳堯諮忙的遏走了過去,眾人一見是陳堯諮,不禁大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