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第2/2 頁)
元年,陳堯諮翻開了加急的那份奏摺,遼帝耶律隆緒及其母后蕭太后親統遼軍,攻瓦橋關(河北雄縣舊南關)以南十縣,繞開大宋朝重兵城池,圍定州,一路告急,這就是陳堯諮看到的一份奏摺上的內容。
細軟的轎在長長寬大的御街上急促的行走,宣德樓出來,直往右轉,疾馳而行,仿似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一般。跟在他身後的除了幾個轎夫,什麼人都沒有,連起碼的隨從也沒有帶一個。
宰相寇準力排眾議,樞密直學士、紫金光祿大夫、右諫議大夫陳堯諮推波助瀾,兩人在御書房豪言壯語,說盡了戰爭利弊,耍盡了流氓招數,終於有了結果。
官家不知道是被這陳府一家子老家寇倔驢子一家老感動了,還是心裡有了太宗的附體一般的豪情壯志,頓下決心,與遼人一戰
既然決定了,就會有人歡喜有人愁,愁的這些人大都不喜,因為等待他們的是仕途的打擊,畢士安出鎮天雄軍兼都部署,翰林學士李沆外放出知州,主和派沒有了主心骨。
遼軍號稱二十萬,一路所向披靡。可定州不過區區兩萬人不到,怎麼攔得住,要打這一場仗,戰場就在澶州城,眾人都心知肚明。
可打仗要兵,京師禁軍只有十五萬,且多不習戰事,怎麼抵禦的住?
這個時候,一紙聖旨也加急走了。詔令:定州路駐泊行營都部署王赴澶淵,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繼隆為駕前東面排陣使,武寧軍節度使石保吉為駕前西排陣使,得令赴澶淵
朝廷變了,寇準罷相,出任樞密使,全權負責指揮大權陳堯諮罷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擢特進、簽樞密院事,殿前都指揮使,調十萬禁軍擇日赴澶州城,一旦開戰,可便宜行事論及官,寇準算是被降了一級,由正一品落到了從一品,可是他倔嘴上卻笑意盎然。陳堯諮由領正三品,升從二品,可官前加&ldo;特進&rdo;二字,卻是領正二品銜,不擇不扣的二品大元。
軍權有了,可以打仗,卻難勝,他與寇準都是書生出聲,論及戰事,都是白菜。真宗知道無帶兵之將,不禁大手一攤,無可奈何。但陳堯諮卻想起了一人,大宋朝裡,或許能帶兵鎮守的人,只有他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