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一是多磕頭,少說話。
曹振鏞是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元老。晚年,他的門生請教官場之術,他說:&ldo;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rdo; 曹振鏞型的官僚的形成,是官場千年風波沖刷激盪磨礪的結果。
據報導:1995年春節,原廣西欽洲市委書記褚之田到成克傑家裡拜年,一進門見到成克傑,便撲通一聲雙膝跪下,行跪拜大禮。他真正跪拜的不是成克傑的肉身,而是他所代表的權位。因為大凡買官之人,總要做&ldo;市場分析&rdo;的,而且會發現賣官粥爵多半是&ldo;賣方市場&rdo;,僅僅從送禮的數量上與他人競爭肯定會有許多不易,必須另有一套,送錢外加送尊嚴。
二是圓滑避趨之術。官場常常是不平靜的,同僚之間勾心鬥角,上司喜怒無常,政敵互相傾詐,政局變幻莫測,都是官場上常見的現象。因此久歷官場的人便揣摩出了圓滑模稜、以時趨避的做官訣竅。靠此就可以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順利地做官升官。官場上的普遍觀念是:圓滑是明智,剛正是狂愚。
三是唯上是從。在官場上,上司對下屬的升遷安危起著極大的作用;上司喜歡的下級,就可能升遷得快;厭惡的下級則可能官位不保。為了讓上司喜歡自己,做下級的大都掌握了一條訣竅:唯上是從。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說,唯唯稱是就行了。
清代官場上還流行著一條官訣:&ldo;得罪小民,得罪朝廷,不得罪上司和鄉紳。&rdo;這也屬於唯上是從一類。得罪小民,小民不敢造反;得罪朝廷,天高皇帝遠。得罪了上司就不一樣了,上司會處處整你。
四是逢迎巴結,不怕難為情。對上司逢迎巴結,並且不怕難為情,是謀官、做官的重要訣竅。人家巴結不到的,你巴結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做得出;千萬要記著&ldo;不怕難為情&rdo;五個字。如果心中存了&ldo;難為情&rdo;三個字,那是不但不能做官,連官場的氣味也聞不得的了。
五是笑罵由人,好歹我自為之。謀官只有不怕難為情才能謀到,做庸官、黑官要想做得心安理得,也要不怕難為情。
在清朝,人們都要下跪。當下跪成為一種流行時尚時,它就成為一門學問,如果把其中很多的心理體驗與感悟總結出來,是很有指導性的。下跪的時機、姿勢、形態、時間這些元素就會有很多規範性的東西標例出來,成為後人下跪的理論。
其中的集大成者,應該是張之洞。天下似乎沒有比他更聰明的人。他總結的為官之道只有六個字,卻把深奧的當官秘訣說得很樸素,誰只要依了這六個字,就可能玩轉一個官場。這六個字就是:多磕頭,少說話。磕頭就要下跪,磕頭就不好狡辯。他不說下跪,而說磕頭,這就迴避了&ldo;男兒膝下有黃金&rdo;這一問題。
當了官就不愁沒有黃金,所以男兒膝下有官位比男兒膝下有黃金來得實在,也更接近於事物的本質。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孫策在臨終時對孫權說:&ldo;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rdo;但奇怪的是,孫權並沒有讓張昭當丞相,而是讓比張昭資歷淺的顧雍當了丞相,而且達十九年,他最大的優點是沉默寡言。
張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一是胸無城府、口無遮攔。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哪怕是不成熟的意見也急於發表,本意是想供主子決策時參考,然而言多必失。
張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二是對上不恭、不善逢迎。而顧雍則能處處注意維護主子的形象和尊嚴。這樣識趣省事的部下,做領導的誰不喜歡。
張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三是為人矜持、過於清高,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
仕途險惡,宦海風濤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