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科學技術和女人是第一生產力(第1/3 頁)
「啊杜根!」「佳佳布羅根!」「蠔油根!」伴隨著這樣氣勢十足的怒吼,一個個身材魁偉體格強壯的日耳曼狂戰士狂吼著用力揮舞戰棍狠狠的打擊著面前的木樁。
「衝鋒……刺!」伴隨著卡宴的指揮,一群日耳曼爺們槍邁著整齊的步伐排列著密集的槍陣向前衝鋒,之後整齊劃一的將手中的木槍狠狠的刺在面前的木樁上。
所以說,既然不能實戰,那麼打木樁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古人的智慧果然博大精深啊。當然,是我大中華的古人,和眼前這群日耳曼古人沒什麼關係。
這個冬天,就這麼慢慢過去了呢……
春暖花開之後,萬物復甦,於是整個日耳曼青年公社的戰爭訓練便暫時告一段落。畜牧隊繼續去照料牲口;狩獵隊繼續去狩獵食物,墾植隊則開始播種種地,而除了建築隊和伐木隊繼續本職工作外,剩下的人也都投入到了耕種大業當中。
但是……
「為什麼要種這麼多大麥?」看著墾植隊的人們將半數的田地都種上了大麥,萬尼烏斯凌亂了,「難道你們就這麼喜歡喝麥酒嗎?」
當然,這個只是吐槽而已。事實上,萬尼烏斯很清楚,儘管大麥和小麥的產量差距不大,但是兩者的處理難度卻完全不同——大麥只需要用石頭稍微砸砸碎就可以直接拿來煮粥吃了,而小麥卻需要花費很大功夫細緻研磨成粉並去掉麥麩——從生產力低下的日耳曼人的角度來看,顯然還是種植大麥更划算。
但是啊,這裡不是有個來自後世的死宅男大叔麼?雖然動手能力什麼完全不行,但是基礎理論知識還是有的啊。
所以……
「剩下的地就全部種植小麥吧,我來教給你們簡單的加工小麥的方法。」萬尼烏斯這麼自信滿滿的宣佈了。
於是,按照萬尼烏斯的要求,公社田地半數種植了大麥,半數種植了小麥。而完成了初期的播種之後,萬尼烏斯這個只聽說過田間管理卻壓根見都沒見過的半吊子就開始裝起了農業專家,指點墾植隊的青年們澆水施肥除草……
至於有沒有效果,那要等到收穫的時候才能看出來,所以暫時也可以不去考慮了。
而與此同時,為了迎接即將收穫的大量小麥——根據萬尼烏斯的印象,按照日耳曼人那種原始的種植方式,一畝地能產400斤小麥就謝天謝地了——如果自己的堆肥和田間管理產生效果,有可能達到500斤?
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取得這種產量的農民還是去死好了。但是在現在,對日耳曼人來說,這仍舊會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大豐收——而隨即產生的小麥加工則勢必變成一個費時費力的工作,除非……
除非萬尼烏斯和他的建築隊能在收穫季節到來之前建造起萊茵河畔的第一座水磨坊。
除了小時候在湖南老家見過利用水流自動汲水灌溉田地的水車之外,萬尼烏斯前世還真就沒見過水磨什麼的。但是他見過水車,見過用驢拉的磨盤,還見過篩沙子的篩沙機——這些東西組合到一起,差不多也就夠了吧。另外,老家用來舂米的那種腳踩的舂米機,也可以用水力驅動呢。
至於具體的設計……
很抱歉,那個年代還沒有所謂的「工程設計」這種東西。而萬尼烏斯和日耳曼人就一邊說一邊動手做,靠著想像、經驗和不斷的反覆實驗來摸索著製作理論上應該需要的一切零件,再把它們拼在一起……
總而言之,這段時間裡,勞動量最大的是伐木隊。
整個流程是這樣的——伐木隊砍來木頭,萬尼烏斯和他的建築隊把木頭加工成需要的零件,把成功的作品組裝在一起,把失敗的作品燒掉……
最後,萊茵河畔的第一座水磨,日耳曼文明史上的一大發明創造,萬尼烏斯水力磨麥房,竣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