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李治(第1/2 頁)
李世民讓李承乾去昭陵時,是以戴罪守陵為名,既然是守陵,那麼按理,應該就只能待在昭陵,哪都不能去。
可是李承乾呢,一天到晚,想回長安就回長安,想去哪就去哪,這哪有一點戴罪守陵的樣子,要只是這也就罷了,可他竟還敢擅自做主,說將民夫放回長安就放回長安,而昭陵那些人竟然沒有一個阻攔的,並且,李世民也還沒有責罰他,這算什麼,還把他當做太子嗎。
此刻,經過民夫這一件事,李九郎猛然間發覺,好大哥並不是如他所想的那般,現在只是一個無用的廢物,他還是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不論古今,有影響力的人,都是極其危險的,歷代以來,廢太子之所以都難逃一死,就是因繼任者忌憚其殘存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不單單拘泥於朝廷官員之中,而是整個天下百姓。
就如李承乾,自武德九年李世民繼位伊始被立為太子,直至到貞觀十七年被廢,李承乾當太子當了整整十八年。
這十八年間,足夠幾代人成長了,如有些人自打記事起,或者自打出生起,在他們的記憶中,帝國的皇帝叫做李世民,帝國的太子叫做李承乾,也許現在,在一些資訊滯後的地區,還不知道太子已經換人了,還以為太子名承乾字高明,這種印於天下人記憶中的烙印,就是影響力的泛化表現。
其次,在皇權社會之下,多數百姓對於君王,都有著深深的敬畏,君王不單單只是皇帝,儲君也是君,世人對於太子也都有著敬畏,尤其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這等敬畏就會越來越深,哪怕是沒了太子名頭,其也不會瞬間消散。
如果,如果李世民現在駕崩了,李承乾要是跑到某個地方振臂一呼,到時會是怎樣呢,會不會有人響應呢……
李治一時想了許多,都是他以前沒有特意去想過的,想著想著,心裡頭不禁又湧出了殺機來。
要是說之前想讓李承乾死,只是嫉妒心作祟的話,那麼現在,他對好大哥則有了之前不曾有的忌憚。
站在李世民身旁的李承乾,像是感受到了什麼,突的抬頭看向了李治,與此同時,李治也看了過來,對視些許,李承乾主動低下頭,心中感慨道:攏共不過兩個嫡親兄弟,竟全都恨他恨得要死,可真是失敗啊。
“雉奴。”
李世民剛剛有些出神,突然間回過神來,見的李治呆呆站著,開口道:“你怎的還在,馬上到授學時候了,快回去吧。”
壓下去萬千心緒,李治躬身道:“父皇,您忘了,於先生前日告了病,兒臣早晨不用進學。”
經過提醒,李世民這才想起,嘆氣道:“朕倒是忘了。”
見的皇帝有些魂不守舍,李治小心問道:“父皇,您怎麼了,可是不舒服?”
李世民搖搖頭,一時沒說什麼,直到過了會,才悶聲道:“你四哥病了。”
李治一聽,下意識便看向了李承乾,打量了兩眼,而後佯裝關懷道:“父皇,四哥好好的,怎麼會病呢,嚴重嗎?”
李世民卻是沒回答,只是一通長吁短嘆。
李治頓了頓,遂試探著道:“鈞州環境惡劣,四哥本就體弱,父皇,要不…讓四哥回來吧。”
李世民突的看來,眼中有著詫異,李治與他對視著,儘量露出坦然之色。
須臾,皇帝緩緩道:“朕早都說過,不准他回來,你放心吧,為父已經差太醫去了,想必沒什麼大礙,你不用擔憂。”
李治暗暗攥緊了手。
皇帝面上說著不讓李泰回來,可李治是李世民一手帶大的,他對老父親可是瞭解的很,從剛剛李世民說這話的語氣神態,李治已然清楚,皇帝怕是已經定下心,要讓那死胖子回來了。
李泰可和李承乾不一樣,他一沒被革出皇族,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