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十方賢聖不相離(第1/4 頁)
話說到這,索性一群人皆往道觀正殿而去,此時已是亥時,幾個道士早就被攆回房舍中了,除了幾個僕役和值守的差役、武吏再無他人。楊永節吩咐除了他們幾個,其他人全都退到各外門附近候著,彼此監視不許隨意走動。於是宗淑與六郎舉著油燈前面開路,元知縣、由縣尉引著推門而入。
趁著殿宇內的長明燈火再看三清聖容與白日大為不同,白日裡鸞姿鳳態不怒自威,而此時再看慈眉善目安定人心 。這三清造像乃是木胎漆面,衣物穿戴皆為絲絹之屬,間綴玉石之料。每尊造像皆五尺上下,只看正中元始天尊造像,即便是這偏敝小縣城內的普通道場,這尊神像也是當地匠人虔誠細心大作,道尊神態平和清雋,頭戴冠冕,身著紗羅材質斜領袍,衣袍及襟邊上繡著十二章。盤坐於祥雲之上,一手三清指,一手執寶珠,真真是清淨廣嚴,氣韻溢津。
一行人雖然帶著酒氣,此時卻也不敢放肆喧譁,皆恭恭敬敬收拾身姿虔誠致禮,然後由蒼龍固接過風鳴呈上來的三支線香代眾人致祭後,退出來方才說話。只是殿宇宏大高闊,庭院深沉寧靜,即便聲音低沉,迴盪餘音清澈響亮。
“不同之處煩請指摘出來,咱們也來領會天權城的與眾不同。”
由縣尉引出來的,營丘檁再拾起來,繼續說道,
“尋常神像皆如諸君方才所見,無論泥胎還是木骨所作,也多置於硬木架案之上,若是規模如此巨大,大多以泥胎作雲座,直接安放於殿內地磚之上。而應天府內五尺至兩丈規模者皆於殿基築堅臺以安置之。”
諸人大約明白其所指,但是等著他賣弄關節,做驚人語。
“於是,我讓家中仔細人與那觀內香火道人交結打聽,這些道人皆說這些神像皆是城內巨戶捐贈,皆是待殿基成邊先行安置,安置後內罩布帷,外設柵欄,不許接觸,安置時除觀主、庫主、典客、掌籍、殿主諸人外,其餘道人皆不可靠近。遠遠觀之,其時用人不下二三百壯勞力,搭了木架絞盤等折騰一晚方才完工,而殿宇乃是待神仙安置後再做木造而成。有一道人曾言,尋常神像五尺大小的皆能推而撼動,而這些新造神像使盡全力也不能撼動分毫,恐怕不下五萬斤之重。”
五萬斤之重,五尺大小五萬斤之重。。。
楊永節聽得只覺胸口有大錘敲擊一般。
“這等神像有多少尊?”
這英武的漢子問這話時,聲音都發顫。
“有新造神像者道觀五處,城隍三處,家廟不下十七處!所新造者皆正祀供奉之用!”
營丘栿說的很清楚,但是他憑什麼知道的這麼清楚?此時,諸人尚不著意於此。
聰明人都開始算賬了,道觀三清及偏殿合計至少三十五尊,城隍前後殿合計三處十五尊,家廟後殿供奉最少也有四十尊,如此便約計九十尊。僅以五尺大小計則四百五十萬斤。。。
這些人是要做什麼?
五尺規模能逾萬斤非銅鐵不可能,大肇不禁內地鐵器貿易,所以若是鐵製,四百五十萬斤鐵價合十二萬五千貫,這也就罷了。可若不是鐵製,而是如金面一般實心的銅胎!鑄成肉好的寶錢那就是至少七十萬貫!
這還只是應天府一地,其餘三京三輔七下府若都有人參與其中,這些人手中財富只怕不知幾個二百七十萬貫!
敬玉博只怕這個數字還不夠震撼,又添了幾把火。
“都城隍主神像乃是一丈見方,內城官學、書院還有文廟,皆是新作造像,這些也有四十五尊之數,其中書院和文廟的至聖先師有兩丈許,還有建章觀、淨樂觀、衝真宮的三清造像有三丈之巨。這些林林總總恐怕都是實心的胎,足金的面!”
這實在是捅破天的大案了。如此只是估算便是三百萬貫至千萬貫的巨資,需知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