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聖旨(第3/4 頁)
護著她……”
“好了好了……”楊銘摘下了許瑩右手握著的槍,胳膊摟著許瑩的腰,任許瑩兩隻粉拳在自己胸前擂打。許瑩這拳頭力道打在胸前也就是給他撓撓癢,當然,若是換成韻秋的拳頭那可就吃不消了。
連哄帶騙,楊銘好不容易將許瑩拉出了門外。“許瑩,是不是有什麼事?”楊銘問。
“孫閣老從北京來了……”許瑩餘怒未消地說。
孫承宗一行從北京出發時是二十七騎,到順義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四騎了,有三人在阻滯後金哨騎的戰鬥中喪生了。現在,順義遊擊將軍府的大堂裡,孫承宗端坐於北面正位,在他的兩旁護衛著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趙知縣、教喻趙、幕府師爺舉人劉必顯、生員範同舟等人分列於大堂兩旁,整個大堂一片肅穆的氣氛。
穿著絳色褶袍子的楊銘從大堂後門進來,立於堂下,卻見這位鬍鬚花白的大學士正雙目炯炯地看著自己。
“在下楊銘,拜見孫閣老。”楊銘雙膝跪地,對孫承宗拱手行禮。
眼前坐在正堂的這位大臣換在上個世界,那可是國家副總理級別的人物,而楊銘自己只是一個大頭兵,這中間的地位懸差實在是太大了。但楊銘所跪拜敬服的,並不是孫承宗的地位,而是他的氣節。
楊銘對於歷史上那些有氣節的人一向是敬重的。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軍第五次入塞侵明,十一月,進攻高陽。時年七十六歲賦閒在家的孫承宗率全城軍民守城,城破被擒不降,自縊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
“堂下的可是雷法破敵,收復順義城的楊銘?”孫承宗平靜的語氣中帶著威嚴。
“正是在下!”楊銘恭敬地回答。
“臘月廿九日北京城下雷法退敵的,也是你?”
“正是!”
“起來說話。”孫承宗的語氣柔和起來。
“多謝閣老。”楊銘立起身,卻發現孫承宗威嚴的目光緊緊地盯著自己,似乎要將自己整個人看透一樣。
“哦……,在下這頭髮……在下曾在寺院裡學藝,但並非僧人……”楊銘首先向孫承宗解釋自己的毫米短髮。穿越十多天了,這頭髮還沒有長多少。
“楊銘,你以布衣之身,應時之技,忠心為國,破虜立功,聲名上達天聽,皇上甚感欣慰……”孫承宗語氣莊重。
“為國效力,忠君報國,原是大明臣民的本份。”楊銘拱手慨然說道:“在下一點微功,不足掛齒……”
孫承宗微微頷首,顯是對楊銘這一番對答頗為滿意。他站起身來,從懷裡取出黃綾暗龍封套的聖旨,沉聲說道:“楊銘聽旨!”
楊銘趕緊再次跪下,畢恭畢敬地唱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這次跪拜的是崇禎天子。不管怎樣,這位大明的末代皇帝是歷史上公認的漢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楊銘自己是漢人,現在穿越到這漢家王朝,入鄉隨俗,對皇帝行臣民之禮也是理所當然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順義布衣楊銘,素習奇藝,忠君體國,募民壯而復失城,施雷法而退虜兵,卓著勞績,朕甚嘉慰,特撥任順義遊擊將軍一職。冀須鼓勇,再立殊功,朕盼所望,欽此!”
“臣領旨。”楊銘領旨謝恩。
總算是有個官職了,以後在這順義城裡辦事再也不用擔心名不正言不順了,楊銘感覺挺高興的。
孫承宗宣完旨,走下正堂大座,站在楊銘面前和言悅色地說:“楊銘,你寫個告身給老夫帶回去……”
“是!”楊銘趕緊躬身作答。這告身怎麼寫,自己還得琢磨琢磨。
那趙知縣也走了過來,滿臉含笑對楊銘拱手道:“楊將軍,今後你我同朝為官,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