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新三國電視連續劇 > 龍蟠虎踞,東南形勝——東南(上)

龍蟠虎踞,東南形勝——東南(上)(第3/1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逆世仙途:林風我有一把萬能農具聖祖大帝傳奇雙魂煉世傳龍王殿之狂龍覺醒五行魂靈之途劍破九垣天冒險與征途靈祖!荒觀隱神靈不讓我摸魚?那你們就都別活了!秩序之弦秦氏仙朝靈鐲仙緣星塵之誓吞天爭道龍仙傳說神話:諸神黃昏:修仙十萬次,終成仙帝御靈異虎

,與北方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而很少能統一天下(僅明朝朱元璋為一例外),便跟喬遷政權的這種特xg有關。

二江淮防禦體系

整個東南的防禦格局是一個以長江和淮河為依託的多層次的防禦體系。

建立於東南的政權多以建康(今南京)為政治重心。建康作為江南都會實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建康據險臨江,交通便利,西通巴蜀、荊襄,東接三吳,北面兩淮。巴蜀、荊襄足以屏護上游;三吳富裕,足以提供人力、物力支援;兩淮地區為攻守進退之所,以攻以守,皆當以建康為根本。

建康本身「前據大江,南臨重嶺,憑高據深,形勢獨勝。」古代南京城周圍山丘很多,如鐘山、覆舟山、幕府山。孫吳最初建都於此,諸葛亮稱「金陵,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註:《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江南二]晉室南遷,亦建都於此,其後,宋、齊、梁、陳頻繁嬗代,但都不改舊轍;梁代經歷「侯景之亂」後,改都江陵,但很快亡於西魏。五代十國中的南唐也建都於此;明統一全國後,也定都於此,後雖遷都běi jg,但金陵一直是作為陪都。在近代,南京還作過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的都城。

南方賴以對抗北方,主要是依託長江和淮河。南方一些軍事重鎮的形成,都是以此為基礎的。(見圖2-3-l)

長江縱貫東西,延綿數千里,再加上其支流,將一片遼闊的地域聯絡起來。長江上通巴蜀、中經荊襄、東連吳越,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整個南方地區的形勢得以完整。另外,長江本身即發揮著阻擋北方鐵騎衝擊的天塹作用。魏文帝曹丕南征孫吳,兵至廣陵,面對長江,不得不感嘆:「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未可圖也。」[註:《資治通鑑》卷七十魏紀二]次年,魏主再次大舉伐吳,見江水波濤洶湧,又感嘆道:「嗟呼!固天所以限南北也。」[註:《資治通鑑》卷七十魏紀二]兩次親徵,都只得引兵退還。苻堅伐晉,以為自己擁兵百萬,「投鞭於江足以斷流」,但終不能越長江而滅晉。

淮河與長江相表裡,發揮著雙重的屏障作用。顧祖禹總結道:「自南北分疆,往往以長淮為大江之蔽。」又曰:「江南以江淮為險,而守江者莫如守淮。南得淮則足以拒北,北得淮則南不可復保矣。」[註:《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九江南一]如果說長江的防禦是純被動的,那麼,淮河則兼有防守和主動進攻兩層意義。南方對抗北方,以守而言,則守淮河可藉淮南的廣大地區作為縱深;以攻而言,則出淮北可以進取中原。淮河支流多源於淮北,特別是泗水,稍經開鑿,即能連通黃河,從而使南方的力量能遠投到黃河流域;而單守長江,則一處被突破,便已入其心腹。歷代保據江南者,對於淮河與長江的這種唇齒關係多有論及,守江必先守淮的議論亦隨處可見。如南宋呂祉言「江淮之險,天地所以限南北也。自昔立國於南,則守江以為家戶,備淮以為藩籬。」[註:呂祉《東南防守利便》之江淮表裡論]

長江之守重在上下相維,淮河之守重在內外呼應。

南宋呂祉給宋廷上《東南防守利便》,特著「建康根本論」、「江流上下論」、「江淮表裡論」三論,建議:立都建康以為興王之基;屯兵江陵、襄陽、武昌、九江以固上下游之勢;守江以治內,備淮以治外,表淮而裡江,如此則中原可復。

山東和荊襄猶如東南的兩翼,屏護著整個江淮防禦體系。山東足以屏護淮泗上游,荊襄足以屏護江漢上游。前人曾言「yu固東南者,必爭江漢;yu窺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漢而無淮泗,國必弱;有淮泗而無江漢之上游,國必危。」[註:《讀史方輿紀要》江南方輿紀要序]北據山東以固淮泗上游,西保荊襄以固長江上游,是為保據東南者的最好態勢。 。

(一)長江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歷史重生一黑道女王女反派重生之後星際精靈少女養成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