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得與失(第2/4 頁)
順東晉,客居在荊州。409年,劉裕北伐南燕,攻打廣固城時,有人向劉裕推薦了王鎮惡,當時王鎮惡36歲,是天門郡臨澧縣林伯渠、丁玲老家縣令,正處級幹部。
劉裕召見王鎮惡,與其交談後,印象頗深所謂將門有將,留在身邊使用青州治中從事史,行參中軍太尉軍事,署前部賊曹,隨劉裕平南燕,立有戰功。
前文講過,孫恩道教起義軍的首領盧循,乘劉裕北伐南燕之時,率軍進攻建康。北府名將劉牢之的外甥何無忌戰死,朝野震動。
北府軍當時三大主力,劉裕、何無忌、劉毅,劉裕北伐,何無忌戰死,抗擊盧循的重任落在了劉毅的肩上。結果,劉毅也大敗。
等劉裕回師擊敗盧循,威信則日漸隆盛,官至太尉,即主持軍委工作的常務副主 席。王鎮惡也立有戰功,有了爵位封博陸縣五等子。
而劉毅,在朝廷的威信大降, 在劉裕的光環下,劉毅會做如何選擇?
甘居劉裕之下保持一定的富貴?還是與劉裕一爭東晉一哥的地位?
性格決定選擇,繼而決定命運。
劉毅每次讀史書,讀到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故事時,總是感慨不可能。
劉裕滅盧循,晉安帝在西池設宴慰勞,詔令群臣賦詩頌揚。
劉毅的詩是: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
解讀出來,可以感受一股濃濃的醋味:武功算什麼,文雅才是王道。
如此心胸,怎能甘居他人之下?劉毅與劉裕的火併,也就再所難免了。
412年9月初,劉毅至江陵荊州,偶染疾病,上書請調其堂弟、兗州刺史劉藩為副手,劉裕爽快應允。
劉裕的爽快,隱含著詭詐。劉藩要從揚州去荊州,必然經過南京。
劉藩一入建康(南京),劉裕將其控制,以劉毅與劉藩共謀不軌為由,勒令劉藩自殺。
9月15日,劉裕率諸軍自建康順江南下,準備收拾劉毅。
王鎮惡以振武將軍身份隨軍,29日到達姑孰(安徽當塗)。王鎮惡主動請命,與龍驤將軍蒯恩率百條小船作先鋒部隊,晝夜兼程,經鵲洲、尋陽、河口、巴陵,10月22日,抵達豫章口(湖北江陵東南),距江陵城20裡。
王鎮惡一路上實際是一江上沒有遇到任何阻礙,在劉毅的地盤也暢通無阻,因為,他偽稱是劉藩西上。
到了豫章口,棄船步行進軍。蒯恩率軍在前,王鎮惡緊隨其後,每艘船上留一兩個人,對著船岸上豎六七面旗,下面放一鼓,告訴留下來的人:估計我們將到城下時,便長久地戒嚴,務必讓人看起來好像後面還有大軍。
又派出一支別動隊,燒燬江津(今湖北沙市東南)劉毅的船艦,斷其退路。
離江陵城不到五六里時,遇上劉毅的部將朱顯之。朱率領百餘人正要出江津,見到王鎮惡的先頭部隊,一問,說是劉藩的部隊。
朱顯之心有懷疑,馳馬到近前,問劉籓在哪兒。一士兵回答:在後面。
朱顯之不見劉藩,又望見江津煙火沖天,船艦被燒,而鼓聲甚盛,知道有詐,撥轉馬頭急馳回報劉毅,讓他急令關閉各城門。
城門還未來得及關閉,王鎮惡已率軍突進江陵城大城東門。蒯恩進東門,便折回向北,趕赴擊射堂,前攻金城(今內城)東門。王鎮惡則直擊金城西門、南門。
劉毅在金城內共有三千餘人部隊,兩軍混戰。王鎮惡遣人送詔書和赦文以及劉裕的手書給劉毅,劉毅連看不看,付之一炬。
金城中混戰在繼續,從上午十點開始,戰至下午,戰況慘烈,王鎮惡軍少,漸有不支。
危機時刻,劉毅軍中一個叫王桓的人站了出來。
此人家在江陵,以前因殺死桓謙,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