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誰為後繼(第1/2 頁)
公元前74年四月癸未日,年僅20歲的青年皇帝劉弗陵因病駕崩了,諡號為昭帝。
霍光當年是受武帝劉徹的遺詔輔佐幼君劉弗陵的,如今劉弗陵正值壯年卻突然暴崩,霍光不免有些傷心。
不過,他的傷心不過短短一瞬而已。對於手握國家大權的他而言,此刻有個十分棘手的事要他決斷,那便是誰來做下一任大漢天子。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由於劉弗陵死的突然,且沒有子嗣。所以劉弗陵一死,誰來繼任皇帝之位,便成為迫在眉睫,急需霍光去解決的事。
為此,劉弗陵駕崩的當夜凌晨,霍光便把張安世、楊敞、杜延年、田延年、丙吉、範明友等幾位心腹召集在一起討論新君人選的事。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天子駕崩,誰來繼任皇位,必須儘快決定。諸位都是我的心腹,都來說說看看吧!”霍光居於上首望著心腹們說道。
室中之人雖都是霍光的心腹,不過心腹與心腹之間也有官階高低之分。
眼下這幾人,論實權,張安世手握軍權,在軍中實力僅次於霍光,當排第一。不過,楊敞如今的身份乃是丞相,論官階他甚至比霍光還要高,所以霍光的話一落音,眾人都看向楊敞。
楊敞素來是個膽小怕事的主,奉行的是自保主義。這一思想使得他在同僚們那裡飽受詬病,不過也讓他這幾十年來官運亨通。
楊敞見眾人都看向他,知道他必須要說些什麼,便清咳了一聲開口道:“啊,既然大將軍問我的意思,那我就說吧。孝武皇帝一生北征匈奴,西通西域,南定南越和夜郎,文治武功皆功勳卓著。陛下乃是孝武皇帝之子,陛下無後而崩,繼任者自然也當從孝武皇帝的子孫中挑選,否則,我們如何對得起死去的孝武皇帝。”
立皇儲應當從親從貴,這是春秋戰國以來立繼承人的預設準則,楊敞這番話實際上是在和稀泥,說了等於沒說。
不過,這番和稀泥卻和的極有水準。楊敞的話一說完,室內眾人紛紛點頭附和。而霍光則是感觸最深的,他在武帝劉徹身邊當了三十年侍從,對劉徹充滿尊重和敬畏。眼下他雖已執掌朝政多年,但他心中對死去的劉徹敬畏有增無減。
“嗯,丞相大人說的不錯,所謂飲水思源,孝武皇帝乃是一代雄主,大漢朝能有今日的疆域,孝武皇帝功不可沒。如今聖上已崩,那選繼承人必須從武帝子孫中選,這樣即使新帝繼位,武帝的宗廟照樣能時常得到祭奠。”杜延年說道。
“既然大家都不反對,我看這一條便定下了!”霍光總結道。
眾人皆點頭,右將軍張安世開口道:“既然是從孝武皇帝的子孫中選,那選擇的難度就不大了。武帝生六子,除了巫蠱之禍被廢的劉據,早逝的齊王劉閎和聖上之外,還有三家,分別是燕王,昌邑王和廣陵王這三支……”
張安世的話未說完,給事中田延年便插話道:“燕王劉旦當年謀反,陰謀聯合上官桀桑弘羊刺殺大將軍,想廢掉聖上,自立為帝。雖然後來他自殺了,但難保他的子孫對朝廷對聖上對大將軍沒有怨恨,所以燕王這一支,在下認為可以不用考慮了。若是選燕王這一支,那聖上也會死不瞑目的!”
田延年的話,正中霍光的心坎上,當年上官桀一黨謀反,燕王劉旦自知罪孽深重,所以畏罪自盡了。劉旦乃是漢武帝劉徹的兒子,而霍光又是奉了劉徹的遺詔入朝輔政的。所以劉旦這一死,霍光便不好再追查下去了。
不過,霍光一直相信,劉旦的子孫中肯定有人參與了當年的謀叛,這些人肯定對自己心懷不滿,若是選了這一支的人為帝,保不齊哪一天自己就會被弄死。
“嗯,田延年說的有理,叛逆之後,不得為帝”霍光總結道。他看了眼眾人,又接著問:“那昌邑王和廣陵王這兩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