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篇遊記帶來的滅頂之災(第2/4 頁)
嘛?”江山道。
“都有誰住過?”
“葉帥、陳老總、”江山一個一個數:
“解放前,這裡還曾是老蔣夫婦的避難所,據說,這樓是白俄時期一位報業大亨出資建的。”
也有說是德國人建的。
文物局和旅遊局各說各的理,誰都不認可誰。
於是,雙雙在後世的花石樓前,立了兩塊不同內容的歷史說明。
瞧著那叫一個熱鬧。
但,甭管是誰掏的錢,樓倒是建的真不賴。
……
李部這次給江山的外景組安排的住處,便是號稱全國“最美五大區域”之一的青島八大關。
所謂“八大關”,指的就是青島城的南邊,十幾條得名於著名關隘的馬路。
如:山海關路、嘉峪關路……
江山他們這會待的這樓,便是“八大關”片區最南端岬角處,一棟古羅馬式的小樓。
也是“八大關”三百多棟建築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座。
因為外牆由花崗石砌成,就乾脆叫做“花石樓”了。
此樓,連地下室一共五層。
東北戰事緊張時,老蔣夫婦曾在這裡面躲著。
當地人便也會喚它作蔣公館。
直到解放後充了公,裡面的傢俱也一直沒挪過窩。
“難怪瞧著不一樣,”陳佩絲:“蓋的跟個城堡一樣。”
“這棟房子,我好像在你沈老師的家裡見過照片,”
黃永鈺這會想起來了:“很久之前,文聯的同志邀請他來青島搞創作,當時好像就住這一片。”
“我剛剛還想說呢,”餘思歸往來時的方向看了過去:
“來的這一路究竟是什麼地方,伱們發現沒有,這裡的小樓一棟比一棟漂亮,我眼睛都快看不過來了!”
“說的沒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地方。”
“明天白天,我們一定要在周圍好好逛逛。”
……
由於青島這座城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所以這裡也就留下了許多非同尋常的痕跡。
例如德國人建的嶗山汽水廠、青島啤酒廠……以及“八大關”這片別具一格的“萬國建築”。
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
次年,德皇威廉二世下令給“膠澳”這片海濱改了個名字——青島。
來到青島後,德國人隨即便制定了一系列的青島城市規劃。
將其中一片依山環抱的海灣,取了個特眼熟的名字:維多利亞港灣。
並將那劃為了自己的“舒適區”。
說白了就是後世的海濱度假村。
此後,德、俄、英、以及中國的顯貴,便在此大興土木,營建了一批極具異域風情的海濱別墅。
等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上這一瞧:嘿,建的還怪好看的!
於是便下令,先把這一片改名叫太平山和太平灣。
然後規定:繼續建、繼續美。
但同一條路上,不得建造同一種款式的樓房。
不僅如此,還對這片區域的建築高度、密度、綠地……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如此這般,涉海臨灣的八大關,便成了一片景色宜人清幽、名樓鱗次櫛比“萬國建築群”。
如今走在這片別墅區間,周邊不是米國第七艦隊司令、西哈努克住過的,就是巴金、曹禺、沈從文住過的……
到了現在,終於也輪到江山了。
……
餘思歸直到這會才反應過來:“這麼說‘還我青島、還我主權’的抗議,說的就是這座城市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