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2/3 頁)
人謝來謝去的,不禁迷茫。但當事人雙方心中卻是心如明鏡。
若說白芷謝的,是張良為她披衣禦寒;那麼,張良謝的,便是白芷考慮周全讓他禮數完整。
白芷斂下萬千思緒,雙方所感謝的,難道只有表層這一種含義嗎?
不,當然不是。
她抬步向另一個方向跑去。半竹園的竹林依舊鬱鬱蔥蔥,彷彿在這裡沒有時間流逝的概念。本是寂靜的竹林小道突地颳起一陣風,隨即一抹紫色閃過,以肉眼難以看清的速度快速進入園內,原地只留下淡淡虛影。
守在門邊的小寶覺察有人闖入,不禁一震,待看清來人後,轉換成一抹驚訝,&ldo;小師姐?&rdo;
那抹紫色的身影點頭,面色平靜,只輕聲問道,&ldo;是我,荀爺爺呢?&rdo;
……
雙方所感謝的,當然不止這一從含義。
還有…張良對白芷將要為他求來護身符的感謝,白芷對張良將底牌壓在自己身上的充分信任的感謝。
點到即止,默契如此。
☆、插pter49
&ldo;秦吞併六國,天下因戰事而失去生命的人不下百萬;長平之戰,&rdo;說到這裡,張良似乎停頓了一下,繼而接到,&ldo;長平之戰,坑殺戰俘就達四十多萬,而受戰火屠戮,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在百萬以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為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國家;身為天子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天下!&rdo;
張良鏗鏘有力的聲音遙遙的從議事廳裡傳了出來,一路快行的荀況不知為何突然停下。他的手中還拿著一隻竹簡,外面用淡金鑲邊的暗黑色錦布包裹,雍容華貴,十分不俗。他站在原地,滿腹心事,目光卻是看向正有爭吵聲傳來的議事廳。
白芷不知那人正在想些什麼,卻也不好出聲打擾,只能陪著那人在距離議事廳門前幾步之遙的樹旁站定。昔日枝葉成蔭的枝幹如今只剩幾片稀稀零零的葉子掛在其上,實在蕭索。白芷想去踩一踩地上的落葉,卻突然伏唸的聲音從廳內傳出,嚇了她一跳。
&ldo;只知其一不知其二!&rdo;伏念怒氣沖沖的反駁,音量也隨之拔高了不少,&ldo;卿大夫如果不仁,他的宗廟、家族就會遭受滅亡;百姓如果不仁,就會失去生命!&rdo;
許久,才停見張良的聲音再次傳來,&ldo;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rdo;
&ldo;子房!&rdo;
&ldo;夠了!&rdo;
顏路勸解的話還未說出口,便被伏唸的拍桌聲打斷。隨後,伏唸的聲音低了下來,&ldo;你剛才說什麼?你要,舍、生、取、義?&rdo;聲線平穩,似乎沒有一絲怒意,可在白芷看來,這才是真正動怒的前兆。
荀況皺了皺眉,嘆了口氣,終於再次向議事廳走去。白芷緊隨其後,抬頭瞥了前面那人一眼,見那人正專心的走著自己的路,她抬腿,毫不猶豫的,踩向腳邊的落葉。
&ldo;啪&rdo;的一聲,落葉碎成幾塊,白芷笑了笑,覺得圓滿了。
&ldo;我是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話。&rdo;張良的聲音平淡的沒有一絲感情,倒叫靠近的白芷愣了愣。幸好伏念將平時打掃議事廳的弟子都遣下去了,不然,不知他們作何感想。
張良他,真的不怕小聖賢莊因為他而覆滅嗎?
到底是生而自信,亦或是淡漠至此?
越靠近門邊,廳內伏唸的聲音傳得越清晰,&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