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平定內亂(四)(第2/2 頁)
滾!”
“諾!”
“車騎將軍王優安攻淮南,卻不忍心屠城,還嚴懲想要屠城計程車兵,這樣仁義愛民的將軍,就算整個大漢也很難找出十個。”
“如今,又聽聞車騎將軍因為目睹壽春城人相食的慘狀而患上心病,這樣的慈悲心腸,就算是孔孟聖人再世也不過如此呀。”
“車騎將軍寧願辭官,不要榮華富貴,也不忍心繼續打仗,天吶,我大漢這是又有聖人降世了啊。”
“我一定要將車騎將軍王優安的仁義之舉記載到史書中,為後世之人所瞻仰學習。”
太史令司馬談不斷感嘆著,並將王優安的事蹟寫入太史公書史記中,並對一旁的司馬遷叮囑道:“為父死後,你要繼續寫這本書,這是我們史官的職責,將真實的歷史,用文字記載,一代代傳承下去,為後世子孫瞻仰。”
“孩兒明白。”司馬遷一家是史官家族,世世代代為朝廷記錄歷史。
說罷,司馬遷便看見自己的父親將車騎將軍王長治單獨列傳。
“王長治,字優安,其先祖曰王康,王康為遼東沓氏遊俠,高祖時附於漢,其父王泰然,乃沓氏豪民,聞其愛民,遠近皆知。
長治賢,知兵,遼東舉之。初為期門郎,善騎射,惜敗於衛青。及閩越作亂,帝遣王恢、李息徵之,長治統隊曰飛虎。兵焦灼,長治以兵法諫卒,襲閩越帥餘善,斬其將,逐之,遂克敵。
告淮南叛,帝遣公徵之,公圍七月而破壽春,士卒欲掠城邑,公不忍屠,怒而斬卒。見民相食,公泣而還師,且患心疾,乃致仕歸官。”
這篇列傳記載著王長治從上林苑禁衛軍期門郎時期跟衛青比賽騎射開始,到閩越之戰、龍城之戰、河套之戰、朔方之戰、漠南之戰、淮南之戰、辭官還鄉八個大事件。
由於王長治還沒死,所以這篇列傳其實還沒寫完,等以後王長治如果有的新的事蹟,司馬遷父子自然會在後面繼續加上去。
看著這篇列傳,司馬遷父子很是滿意,但如果讓當事人王長治親自來看,他只會嗤之以鼻。
因為這裡面的錯誤實在太多了。
首先,他的先祖王康不是遊俠,而是中原的山賊頭子,被秦末的章邯打跑後才逃到遼東沓氏縣當起了奴隸主,奴役當地土著和逃難來的中原難民,把他們變成農奴。
其次,這個列傳漏了他的爺爺王良,不過除了王家人,外人也不認識死在山林裡的王良,漏了也正常。
最後,他的父親也不是王泰然,王泰然是他叔叔,王泰浩才是他父親,只不過中原人沒幾個見過王泰浩的,所有都誤以為現在的王家家主王泰然是王長治的父親,連司馬遷父子也有了這樣的誤解,所以列傳裡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還有,他也不是靠著賢能和孝順才被遼東郡府舉薦到朝廷,而是靠著王家給當時的遼東郡守塞了很多很多錢。
並且,他也不是因為不忍心才不屠城,至於什麼看到人相食而患上心疾以及為死去的老百姓哭泣,那就更是無稽之談。
不過,雖然這篇列傳錯誤百出,但如果讓王長治本人看了,即便內心會嗤之以鼻,但嘴上卻會很認可,畢竟能讓自己流芳百世,這難道還不好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