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我想到這兒,抹了一把汗,然後對唐紫月說:&ldo;給我們發簡訊的人如果不是剛才那個人,那發簡訊的人把我們叫來有什麼用意?就是讓我們看見有人來挖東西?&rdo;
&ldo;這就是借刀殺人。&rdo;唐紫月剛說完,她就捋了捋垂下的頭髮,小聲道,&ldo;別挖了,東西好像露出來了。&rdo;
我聞聲就放下了鏟子,蹲下來撥開那些泥土,一本硬皮日誌正夾在泥層中。我好奇地抓住日誌的一角,用力地拔了拔,它才完全從泥土中抽出來。日誌藏在泥土下,早就染盡了土色,要不是唐紫月眼神好,我差點就一鏟子將它鏟斷了。這本日誌很廉價,只要花幾塊錢就能在街上的文具店裡買到了,犯得著跑到老渡場裡挖嗎?
&ldo;我還以為是什麼財寶,或者屍體,看來不是。&rdo;我嘆了口氣。
&ldo;那個人夜裡悄悄來挖東西,一定沒那麼簡單,先看看日誌裡有什麼東西吧。&rdo;唐紫月不放棄,拿過了日誌,隨即輕輕地開啟了。
很遺憾,日誌被埋在土下太久了,雨水滲到地下,將日誌的內頁都侵蝕了。唐紫月把日誌捧在手上,如同端著一塊磚頭,只能翻開第一頁,後面的如果強行撕開,整張頁面就會碎掉。我對日誌沒什麼興趣,一想到唐二爺不會出現了,就準備回渡場去睡大覺。可唐紫月拿起自己的手電,看了日誌的第一頁,她就把我拽下來,告訴我這是舟橋部隊的打撈日誌。
我半蹲下來,稀里糊塗地,不知道舟橋部隊還有打撈日誌這種東西。話說回來,現在的渡場也有類似的打撈記錄,但都由金樂樂負責,我們是不會去寫那些報告的。唐紫月很感興趣,翻開之後就認真地讀了一遍,那頁面都是土色了,墨跡也暈開了,辨認字句非常困難。我看唐紫月那麼專心,不忍心打斷,於是就暫時把離開的念頭拋到腦後。
日誌用硬皮保護,內頁大部份凝成了一塊,可若仔細看的話,仍能瞧出不少內容。第一頁記載了彝山舟橋部隊為了運送武器,以及讓軍人渡河,派了幾艘船在江面上做接應。後來受到敵軍攻擊,船被擊沉了,武器軍火也沉入了江底。那些都是打仗時最重要的補給,不能這樣就輕易地丟掉。當晚,舟橋部隊就趁著夜色潛入江底,沒有穿潛水衣,也沒有戴氧氣瓶,就這麼赤著身子下去打撈武器。
讓人沒想到的是,舟橋部隊在江底沒找到武器,而撈起了許多粽子。那些粽子被打撈上來後,堆在江邊上,足足有一座小山那麼高。打撈的工兵摸不著頭腦,武器怎麼變粽子了?他們將一個個粽子剝開,裡面的糯米居然沒有臭掉,還新鮮著。時值戰亂,工兵們很久沒吃飽過了,他們就決定先把粽子運回部隊,讓大家飽餐一頓。
這頁面上看不清記錄時間了,可裡面提到,那天是端午節。舟橋部隊的人有文化的不多,大家都以為那是屈原從汨羅江送粽子來了,看來古代人也牽掛著現代人的戰爭呀!記錄上沒有提到粽子的來源之謎,其實那時的人就算有心要解開這謎底,他們也沒能力辦到。畢竟,那時他們天天要擔心生死存亡的大問題,能吃飽就夠了,誰有工夫下水去研究未解之謎。
我聽到這裡,覺得太誇張了,於是打斷道:&ldo;這是真的?彝江能撈出粽子?即使屈原他老人家有這份心,汨羅江和彝江也是不同的水系,他怎麼遊過來呀?&rdo;
&ldo;你別著急。&rdo;唐紫月對我說,&ldo;這本日誌如果真是舟橋部隊留下來的,那肯定不會寫得誇張,打撈日誌都是寫實的,跟寫日記一樣。他們打撈到粽子,那就一定是粽子,假不了的。我再看看……這頁提到了舟橋部隊的編號……88725舟橋部隊。這編號對嗎?你是渡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