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5 頁)
決定將提供500億美元來支援低收入國家的社會保障、促進貿易和安全發展,這是在危機中顯著加大對低收入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市場扶持力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目前,各國正在為最貧窮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創造可利用的資源,其中包括透過對長期食品安全專案進行投資,以及透過向世界銀行的脆弱性架構體系(包括基礎設施危機機構和快速社會反應基金)進行的自發的雙邊捐贈;
他們也已決定藉助新的收入模式——即動用IMF出售黃金所產生的更多資源和結餘資金在未來2至3年中為最貧窮國家再提供60億美元的形式靈活的特惠貸款,呼籲IMF在春季會議上就此拿出切實的計劃。
他們已同意對《償債能力架構》的靈活性進行再評估,大家呼籲IMF和世行在國際貨幣金融委員會(IMFC)和發展委員會的年會上就此作出通報,呼籲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構建立一個有效機制,監控當前危機對最貧窮和最脆弱國家的影響,呼籲聯合國協同其他國際組織,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對金融危機在最貧窮國家和最易受危機侵害的國家所造成的影響實行有效監控。
公報中重申在化解氣候不可逆變化威脅方面的承諾,其依據是各國負有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各國將致力於在2009年12月於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達成協議。
。。
2、確立六大原則措施(1)
在此次峰會中,除了在公報中體現了六項承諾,還確立了六大原則性措施。如下:第一,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第二,加強國家金融監管;第三,制裁避稅天堂;第四,IFM改革;第五,幫助發展中國家;第六,新經濟刺激計劃。這六原則措施成為峰會的成果展現於眾人眼前。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對貿易保護主義來說,全球金融危機無疑是一針催化劑。近一時期,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惡化,一些國家自危、自利、自保傾向抬頭。有識之士為此感到憂慮,呼籲各國在出臺經濟刺激計劃時,一定要防止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孤立主義的歷史重演。
歷次全球經濟危機往往都伴隨著貿易爭端的高發。1930年美國政府大範圍提高關稅,引發了全球範圍報復性貿易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時,主要國家放任貨幣貶值以擴大出口的作法引發了貿易摩擦。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案件明顯增多。
當前,金融危機已蔓延到製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領域,各國工廠倒閉劇增,失業率上升,政治壓力和社會問題接踵而至。越來越多國家以“經濟安全”和保護本國虛弱產業為由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阻撓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國家企業出口。
貿易保護主義不同於正當的貿易保護措施,它是對多邊貿易規則中救濟措施的濫用。從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到技術性貿易壁壘、行業標準等,以及產業保護主義,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的形式更加複雜多樣,隱蔽性更強。在危機加劇的背景下,即使符合WTO規則的保護措施也應慎用,這已成為各國共識。在2008年11月舉行的G20金融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同聲呼籲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承諾在未來一年內,避免設定新的貿易和投資壁壘。年底的APEC領導人會議和今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再次發出了反對保護主義強音。
G20會後發表的宣告稱,重振世界貿易和投資對恢復全球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為了避免重犯過去的保護主義錯誤,與會領導人重申在去年11月份華盛頓峰會上所做出的承諾,即不設定任何新的投資或貿易壁壘,不採取任何新的出口限制措施,不實行任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出口刺激措施,同時也將迅速糾正任何此類措施,與會領導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