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賣房(第1/2 頁)
“賣房!?”陳雪蓮聞言一驚。
雖然因為外債纏身,陳雪蓮確實有動過賣房子的念頭,但無論如何,這是現如今娘倆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她是絕對不可能把自己的房子賣掉了。
“媽,這麼和你說吧,如果我有了賣房的錢,咱們家就有很大的希望翻身,可如果不這麼做,爸當初花二十多萬買下來的鍊鋼裝置也就只能變成廢鐵,之前的投入就全部打了水漂。”許強看到母親仍然猶豫不決,接著說道:“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先把這個房子抵押出去,有錢了隨時可以贖過來,只要解決了當下之急,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許強知道,想讓母親下決心把房子賣掉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母親陳雪蓮本身沒有工作,活了半輩子就落下這麼一套房子,這要是房子都沒了,她也就沒什麼財產了。
所以許強換了套說詞,和母親說可以抵押房子,雖然這也是變相的賣房,但至少聽起來還可以接受。
果然,聽到許強這麼說,陳雪蓮猶豫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
下一刻,母親走向了自己的臥室,從櫃子最下邊翻出了房本,遞給許強的時候,雙手有些微微顫抖。
“媽,這房本你暫時先收著,這兩天我在想想別的辦法,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就只能暫時拿這個房子當本金。”看到母親這副樣子,許強感到有些心疼,但目前家裡這個情況沒有給他更好的選擇,如果有其他的選擇,許強肯定不會賣房子。
“媽這輩子沒什麼本事,最大的願望就是你能有點出息。”陳雪蓮輕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回村兒裡住,你姥姥還給咱們留了一間屋子,打掃打掃也能住人……”
陳雪蓮所說的那套房子,是他母親生前留給他的,孃家那邊總共有三間房,老人重男輕女,兩套最好的留給了兒子陳東,後院豬圈旁邊還有一套小房,平時放苞米和飼料的,名義上給了陳雪蓮,但實際上已經許久沒有住人了,而且也不是陽房。
“媽,你放心,咱家現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有我在,將來咱們娘倆一定要住最好的房子,開最好的車!”許強信誓旦旦的說道。
許強說番話還是有點兒信心的,萬事開頭難,只要前期有資金,他有信心能把生意做起來。
要知道,眼下的1997年,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國內經濟下行趨勢明顯,消費水平過冷,而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唯一的出路就是目光向內,拉動內需。
中國人因為有憂患意識,所以特別喜歡存錢,尤其是經歷過困難時代的老一輩人,他們省吃儉用,儘可能的存更多的錢,以備不時之需,當時全國居民儲蓄已經高達5萬億元,只要把這部分消費能力釋放出來,國內經濟復甦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所以當時國家高層制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策,那就是吹熱房地產,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早期是沒有商品房概念的,而後來雖然允許房地產進行交易,但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同時警惕有可能出現的投機行為,所以採取了抑制發展的政策。
而現如今,在國內經濟日趨惡化的情況下,能夠讓老百姓大把大把掏出錢來購買的商品,似乎也就只有房子了。
國家大力發展房地產產業,就會催生對建材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建築用的鋼材,角鋼,螺紋鋼可以說是供不應求,許多房地產開發商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自然而然就會透過一些不正當的渠道來獲取建築原材料,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隨後的幾年,國內的地條鋼產業才會如同井噴一般出現,只要你有貨源,基本就不愁賣。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先知先覺,加上他前世十幾年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商經驗,所以認為只要當前能夠把這個鋼廠平穩啟動,絕對是可以賺的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