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海瑞海剛峰(第2/3 頁)
萬曆拿起桌子上的奏疏,看了起來。
一個署名陸繹的奏疏,引起了萬曆的興趣。
萬曆看了一眼署名,隨後認真翻看起來。
田義站在一旁,默不作聲,如泥塑菩薩。
書房中鴉雀無聲,只有呼吸聲。
半個小時後,萬曆放下手中的奏疏。
陸繹,陸炳之子。
陸炳,字文孚,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
他的母親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乳母,也正因如此,陸炳自小跟隨母出入宮禁,也因為這層關係,他和嘉靖皇帝關係密切。
嘉靖十八年,陸炳隨嘉靖皇帝南巡,到達衛輝。
半夜三更,行宮起火,隨從官員倉促之間只顧自己逃命,把嘉靖皇帝給扔了,只有陸炳撞開門戶,背出嘉靖皇帝,從此之後,嘉靖皇帝倚重陸炳。
後來,陸炳執掌錦衣衛,升任後軍都督府左都督。這是武官一途上,最高的官職。
陸炳對嘉靖忠誠,得罪了不少文官。隆慶登基後,朝臣紛紛彈劾,說陸炳家資厚重,有億萬家產。
當時的隆慶帝都快窮瘋了,加上文官的忽悠,就讓人查抄陸家,追繳贓款。
可惜,陸炳早在嘉靖三十九年就死了。
爹死兒抵債,這債自然落在了陸炳的兒子陸繹身上。
那幫文官之前被陸炳整狠了,現在終於有了報仇的機會,於是各種手段其出,愣是把陸家弄的乾乾淨淨。
陸繹被逼的實在沒辦法,這才冒險上書,請求停止追繳贓款,真的活不下去了。
萬曆稍作思考,又看向奏疏上的票擬。
票擬的署名是張居正,也就是說,這份奏疏是張居正處理的。
“陸炳功罪自不相掩……論炳之罪,未與反逆同科,而護主保駕之功不能庇一孤子,世祖在天之靈必不安於心者矣!”
張居正的票擬耐人尋味。
陸炳和張居正沒什麼交情,陸繹和他也沒什麼關係,按理說,以張居正的性格,根本不會去管,更別說求情了。
可這票擬上的內容,明明是替陸繹說話,這讓人想不明白。
“老張從不無的放矢,這陸繹給他帶不來好處,他也沒法利用,怎麼忽然給陸繹求情?這不正常!”
萬曆一臉納悶,始終想不明白張居正的含義。
若是換一個角度,便不難理解。
嘉靖一朝,陸炳權勢顯赫。他與嚴嵩一起,把持著朝政,而嘉靖也能穩坐皇宮。
若是從把持權勢來看,在很多地方,他和張居正有幾分類似。
陸炳為嘉靖做過不少事,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不免讓張居正想到,若自己死後,會不會也是如此?被人倒戈清算,禍及兒孫?
從這個角度,倒能窺見一絲原由。可到底因為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無從得知。
萬曆想了半天,權衡利弊,想來想去,發現並不涉及自己,索性不管。
把陸繹的奏疏放在旁邊,萬曆去拿下一本。
這是一封署名孫智鶴的奏疏,萬曆從沒聽過這人,就把奏疏拿了起來。
翻開之後,才知道這人是誰,原來是瓊州的巡按御史。
看到瓊州這兩個字,萬曆想到了海瑞海剛峰。
“海剛峰現在應該賦閒在家吧,他家就在瓊州,這人可不管權貴不權貴,若是能為我所用,再好不過。”
萬曆一邊說著,一邊翻看奏疏。
“……剛峰家境貧寒,家徒四壁,無片瓦覆頂,所食艱苦……然臣至,剛峰殺雞烹羊……剛峰乃忠貞之士,若不為朝廷所用,實野有遺賢,臣建言,如今新政在即,當選用如此有志之士……”
很明顯,孫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