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明朝看板娘(第1/3 頁)
“俺是泥瓦匠,俺在鐵嶺衛時就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瓦匠了。”
“俺是木工,各種營造法式俺都能幹。”
“俺是鐵匠,打了十幾年鐵了。”
“俺是耕田的,犁田不用牛,自己就能犁十多畝。”
男人們各自介紹著自己的本事,婦女們大部分默不作聲,鮮有人啟齒,只是默默地排起了隊伍。
但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在幾番糾結後鼓足了勇氣,排到前面,紅著臉大聲說:“俺……俺會唱戲,俺還能開戲班子耍猴,俺還會拉二胡,唱段子!”
少女說罷紅著臉低下了頭,不再言語。
“姑娘會唱什麼段子啊?”
幾個漢子笑著起鬨,少女一時臉更紅了,原地跺著腳害羞地轉身。
孟連山笑著示意眾人安靜,又說道:“諸位可隨我等依次前往長生島各處,如有擅長的活計便當場留下幹活,食宿統一在校場帳篷裡,過幾日新房蓋好會統一安排搬遷。”
青年學生們分別將流民們按照農人、瓦匠、木工、紡織、廚子、鐵匠等各自分門別類,隨後帶著往不同地方而去。
方才那名少女卻顯得不知所措,左右踱著步,似乎不知道該往哪去,看著周圍人越來越少,直急的原地跺腳。
“那個小丫頭,過來。”
陳楚看見了這個說自己會唱戲的姑娘,於是便走上前去,將她從人群中拉到了一邊。
“你會唱戲?還會耍猴?還會唱段子?”陳楚笑呵呵地問道。
女孩怯生生地點了點頭。低頭看著自己的腳面,手指不停地打著轉。
“我叫陳楚,算是個編劇,你可願意加入大明長生島文工團啊?”
陳楚又開始了自己的忽悠大法,腦海中開始篩選起能夠改編到這個時代的後世戲劇。
“小女子姓佟單名娜,敢問……什麼是文工團,編劇又是什麼?”少女怯生生地說道。
“文工團嘛,就是類似戲班子,不過目前暫時找不到猴來給你耍,但是二胡什麼的樂器倒是不缺。”陳楚笑著說。
少女微微抬頭看了一眼陳楚,一時間四目相對,又紅著臉地低下了頭。
“佟娜,好奇怪的名字,是藝名嗎?”
佟娜搖了搖頭,抬起頭睜大眼看向陳楚,緊咬著下唇,柳眉下彎,一副楚楚可憐地模樣。
“我家在鐵嶺衛經營客棧茶館,唱戲耍猴是用來招攬往來客商用的,是正經賣藝,用的都是本名。”
說著說著,她的眼眶逐漸溼潤,淚水似有江河奔湧之勢,帶著哭腔繼續說道:“小女子賣藝不賣身,求大老爺放過。”
說罷直接跪在了地上,正要磕頭。
“千萬別誤會,可不是你想的那樣。”被驚地腦門冒汗的陳楚搶先一步拉起了佟娜,不住地擺手否認。
“只是有更加重要的事要讓你做,當然都是正經買賣。”隨即又補充道。
原來看板娘在明朝就有了,不知是因為明朝女子的開放程度比自己想象的要高,還是因為鐵嶺衛地處偏遠而形成的特殊情況?
短暫地思考停頓後,陳楚理了理思緒,認真地看向佟娜。
“你會唱什麼劇目?”
佟娜怔了一下,下意識退後了兩步,緊握著自己的衣襬,說道:“《牡丹亭》,《浣紗記》,《紫釵記》等一些南方常見的都會唱。”
陳楚點了點頭,又思考了一會兒。
“甚好,可還會《說岳》?”
“說岳?那是什麼劇目,未曾聽過。”
佟娜說話音量愈發輕聲,好像是自己做錯了事一樣,緊接著又說道:“我可以學,我學戲很快的……”
陳楚一愣,猛地想起《說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