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辯解(第1/2 頁)
後世遼寧省大連市長興島被譽為“江北第一大島”,而此時卻只是遼南一個叫“長生島”的不起眼的窮山溝。
孫家溝是島上唯一的村落,與對岸的羊官堡隔江相對。
因常年苦寒,土地貧瘠,卻還要負擔糧稅,只得靠著採礦、林木以及漁貨換取每年的差額。
萬曆年間,李如松奉詔入朝抗倭,村長孫秋水領著全村老少籌措軍糧入朝,打退了來劫糧的倭兵,因功在長生島就近謀了個世襲的羊倌堡守備。
後孫秋水年老,向上官乞了骸骨,職位就世襲到長子孫應頭上。
長生島地處遼南臨海,離最近的復州城相距百里,早年間常有土匪前來孫家溝打秋風,官兵往往鞭長莫及,孫秋水得功歸來後在孫家溝築起了土堡,這才使得情況好轉了一些。
正值明末小冰河期,天氣愈發寒冷。
孫秋水雖是地主又兼著糧長,卻也只能勉力維持孫家溝不多的產業。
整日間忙著上下打點關係,帶領全村經營著把長生島的礦石,山貨賣到縣城換回一年所需糧種的生意。
比起江南那些吃得腦滿腸肥計程車紳地主,孫秋水的財產遠不及他們萬分之一。
畢竟就算把長生島土地全兼併了,就那麼點人,也刮不出多少油來。
久而久之,老孫也就順其自然了,雖不富裕,卻也同全村上下相處融洽,每天樂呵呵的,成了復州衛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大堂裡,孫秋水與管家孫七打著算盤核對著賬冊,時局日益艱難,兩人正琢磨著天啟元年的捐稅該怎麼打點稅監。
如今孫秋水年過六旬,依然每日精打細算著處理生意。
“理兒有訊息沒有,這都快兩個月了。”
“老爺,二少爺雖是第一次去遼陽倒騰,但過手了多年的復州生意,應是路上風雪大了些,走得慢了,算著日期想必近幾日就能回來。”
“老七,我擔心啊,全村的糧種就指望他遼陽這一趟了。”
自從薩爾滸之戰後,遼東局勢日益糜爛,日子愈發難過了。
“復州昨日剛來的訊息,讓我們加緊準備運往京師的供木。下月十五會有海船來運。”孫七拿出一份復州城官府的文書,遞給了孫秋水。
“又要供木,上月不是剛送去一批麼。若是月月要供木,那耽誤了下月的農時該如何是好。”
孫秋水嘆了一口氣。
“陛下要這麼多破木頭幹什麼,這也沒聽說要修什麼宮殿啊。”孫秋水苦澀地搖了搖頭,繼續說道:“等老二回來,先去復州借些銀子,去蓋州金州收一批木頭吧。若是耽誤了農時去砍樹,那今年糧稅就沒法交代了。”
說罷孫秋水長嘆一聲,孫七也無奈地搖了搖頭。
正當兩人愁眉不展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孫二七匆匆踏進了廳堂。
“二七,怎地如此急躁,可是出什麼事了?”孫七微微蹙眉,問道。
“老爺,大管家,趙福打了六隻毛狗,成色全是上品,已經入了庫房了。”
“倒也不錯,趙福今次收成確實比以往要高一些,回來的時間也早些。“
孫秋水微微頷首,隨即又說道:“但也莫要如此急躁,不過六張皮子而已,你又不是第一次,還是要穩重些……”
“老爺!還有大事。”
孫二七直接搶過了孫秋水的說教,隨即將趙福綁到陳楚的事講了清楚。
“還有此事?”
兩人不約而同站起身來。
按著明末軍功首級領賞制度,建奴首級五十兩白銀一顆。
雖說孫秋水已不是武職,但上下打點後記掛在長子孫應名下,也能有二三十兩的進賬。
如此就能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