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然而,當孫子翻開日記的時候,日記中的文字深深地迷住了他。他那從祖父那裡繼承來的對詩的熱情,將他的良心戰勝了。他的心靈也在將日記永遠佔為己有和將它奉獻出去之間衝突著。又過了十多年,這份珍貴的文獻才透過種種渠道,送到了出版社。
前後加起來,日記的出版延宕了七十五年。
對於艾米莉?狄金森本人來說,假如她地下有知,會有什麼樣的感想呢?
我之所以在信中講述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害怕孤獨,我害怕像艾米莉那樣的命運降臨到我的身上。我不要不朽的名聲,不要堆成山的金錢,我只要一個愛人,一個完全的、純粹的愛人。
我的文字既屬於我自己,也屬於我的愛人。要是像艾米莉那樣,日記和書信在她生前沒有一個知音,等到若干年以後,才成為文學研究者研究的物件,那是一個多麼殘酷的事實啊。研究者再多,對她本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沒有一雙眼睛是愛她的人的眼睛。
也許有人希望流芳百世,但我不願意遭遇這樣的結果--我只需要一雙愛我的人的眼睛,也就是你的眼睛。
艾米莉本來是想做一個好妻子,但是她沒有找到一個好丈夫。
我想,她不是不願意愛,她是沒有找到一個值得去愛的男人。
她不是不願意付出愛,而是沒有找到一顆能夠接納愛的心靈。
在我的面前,似乎出現了一線希望。
我願意把我的生命全部交付給你。你願意接受嗎?接受我所有的缺點與不足--當然,如果我能夠與你在一起,我發誓要努力做一個完美的女人。
你所做的一切讓我感到驕傲,我也會讓你為我而感到驕傲。
你的寧萱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
五、廷生的信
寧萱:
艾米莉的日記最終還是與世人見面了。那個狂熱崇拜她的木匠和木匠的孫子,她究竟該譴責他們還是會讚賞他們呢?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篇絕好的小說。
不過,我同意你的觀點,艾米莉本人是值得憐憫的。儘管她理直氣壯地炫耀自己的孤獨,但我還是聽出了弦外之音--她是那樣地盼望著交流,以至於她的孤獨最後變得如此誇張。
你的信封上,有兩隻小狗--小黑狗正在與小灰狗竊竊私語,你在上面橫批了&ot;苟同&ot;(&ot;狗同&ot;)一詞。你的橫批讓我還沒有拆開信封就朗朗地笑出聲來。我的笑容像泉水一樣從心底裡湧出來。我的歡樂全是你給予的,我在最近這些日子裡的笑容,超過了此前我二十六年所有的笑容。
我就像一顆正要暗淡下去的星星,你出現了,你是一顆正明亮著的星星,你的光芒照亮了我,讓我繼續發光。正如《聖經》中所說: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荊棘中。(《聖經?雅歌2:2》)
你是那麼柔弱,又是那麼堅強。我覺得,我比柏楊和李敖都要幸福,他們的愛人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背棄他們而去。他們一個人面對漫漫黑牢,他們在監禁之中得不到絲毫的安慰。正因為在長期的困苦和折磨中沒有愛,才影響了他們的性格,進而影響了他們此後對社會問題的判斷。儘管度過牢獄之災後,他們都找到了新的愛人,但是當年的創傷已經不可挽回。
柏楊曾經被關押在&ot;綠島&ot;上。綠島,又叫火燒島,是臺灣當年專門被判處重刑的關押政治犯的地方。所謂的&ot;政治犯&ot;,其實就是&ot;良心犯&ot;。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裡,人們可謂聞&ot;綠島&ot;其名而色變。它與法國的魔鬼島、南非的羅本島齊名,是專制制度的象徵。它吞噬了無數的生命,也造就了不少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