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第1/2 頁)
竹節中的空氣,被火燒爆的時候會曝出一陣噼裡啪啦的響,迸出來一陣一陣的金紅色的小火花,趁著驅儺的人群,在夜色裡分外艷麗喜慶。
驅儺隊伍已經到了皇城門下,今日守夜的將士仍站在高高的城門上堅守著,穿著儲存許久的寶甲,鐵鎧在月光下散發著清冷的光,諸邪辟易。
開啟宮門,這是長安百姓少有的能進入皇城的日子,最後能進入的,也大多是百姓中比較富庶的人家,他們這是要進宮給皇帝和嬪妃們驅儺。
李二今天身著盛裝,金龍繡,四海案,披貂皮大衣,頭戴九旒冕,在眾多宮女的攙扶下,坐在太極宮的兩儀殿前,傲視兩儀殿前的巨大的廣場,長孫皇后身披貂裘小襖,端坐在李二身旁,四周坐的都是些楊妃,陰妃一類的嬪妃。
兩儀殿前的廣場現在已經成了人的海洋,殿前正中心的地方一個巨大篝火在不停的燃燒,不時的有太監朝篝火裡扔著上好的木材,讓篝火燒的更加旺盛,有時候火苗都能竄的三四人來高。
巨大的篝火前圍的是一群蹦跳的驅儺舞者,負責祭祀和禮儀的官員太常寺卿就會帶領手下的官吏們,領著數千皇家歌舞樂團的男女隊員們,在大殿前表演&ldo;儺舞&rdo;。
火焰翻騰的篝火能照亮整個殿前的廣場,除了中間跳舞的舞者們。就剩下兩邊擺給文武百官的宴席了。現在文武百官都坐在兩旁擺好的宴席旁。桌子上擺著的都是上等的好酒,還有很多小罈子裝的&l;口子窖&r;,這種徐陽所提純的白酒,現如今已經成了貢酒,深受皇家的喜歡,在民間也成了一種高階的國酒。
在文武百官的宴席位子上,徐陽就和劉夢璃坐在一個挺靠近李二的位子,不過和那些嬪妃們相比坐的還是很遠。
篝火前的人群漸漸退下。走上來了皇城外民間的驅儺隊伍,只見最前面走出來一個帶著猙獰道具的假面小男孩,身穿紅黑衣褲,不停的在廣場上擊鼓跳躍。
徐陽其實對古代這種驅除邪魔瘟疫的迷信活動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倒是劉夢璃看的津津有味,不時的還和徐陽笑著交流交流。
隨著小男孩的出場,宮中的眾多太監們都紛紛燃起巨大的蠟燭,焚燒起沉香,使夜晚恍如白晝。
李二身坐高臺之上,身後的兩儀殿。明明赫赫,煌煌如天神下凡。
文武百官開始一一請奏恭祝了。第一個就是房玄齡了,身為李二的左肩右膀,老房每次都是重大場合第一個發言的。
&ldo;自陛下起登天子位,應天之兆,陰陽調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壽年豐、國富民強天下太平,如今正值歲末,除夕之夜,驅儺大會此番……&rdo;
開始徐陽還能聽個不離十,結果老房這傢伙越說越順溜,什麼古之祭文,什麼宮廷守歲,反正什麼艱難晦澀老房就說什麼,一會就把徐陽給侃暈了。
&ldo;眾卿,舉杯,勝飲!&rdo;老房的開場白總算交代完了,文武百官親家皆是舉杯,&ldo;勝飲!&rdo;開懷暢飲一種叫椒柏的酒,至於口子窖都沒有幾個人開壇,畢竟喝椒柏酒是除夕夜的習俗。
老房開了頭之後,文官們就開始不失時機的進獻應景詩文,以歌頌皇帝的功德,極盡大唐盛世的豪華奢侈。
李二聽了,頻頻開懷大笑,好大喜功是後世人給他評論,但也正是他這種大氣,才促成了大唐的傲然與豪奢。
文武百官喝的很開心,劉夢璃也很開心,不過開心之餘,也是微微有些激動,因為等下就該她和徐陽上臺給陛下慶祝了,還沒正式見過陛下的劉夢璃,對於聖天子陛下還是十分敬畏的。
百官一一帶著家眷上臺給李二道賀,恭維恭維李二的萬世之業。
過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