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幕 博君一笑(第1/2 頁)
雨霽。
一行人取徑桃園,擺香案,祭三牲。
席溫,唐三,朱邪翼聖,三人結拜。
論年齡,以席溫為長,可是席溫幾次推脫,不敢以大哥自居。
唐三似乎知他心結,開口勸導,“江湖事,歸於江湖。大哥莫要如此拘泥。煞了風景。”
席溫只得嘆了口氣,領銜致結拜詞。
閃閃原以為他們會和《三國演義》的橋段一般,說些什麼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唸白。
哪知道大唐年間結拜禮儀啊,尚詩崇文,都是各自借景取詩表態度。
席厚君不愧是本屆殿試擇優班的學生,開口就借《詩經》話桃園:
“園有桃,其實之餚。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幸得賢弟,唐三公子,朱邪翼聖,與我同甘,與我共苦。”
隨後唐三下拜,也吟了一段詩經: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此後江湖路,我唐三公子不再孤單,有厚君兄,翼聖弟同行,喜憂共戴,一如家人。”
沙陀族的少族長也有樣學樣,跪下來誓詞。
雖說沙陀部皈依中原風化,但族人重武輕文,對於漢文經、典並不重視。
朱邪翼聖憋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想出一句: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話不多說,以後我就跟著二位哥哥,哥哥叫我水裡來我便水裡去,叫我火裡來我便火裡去,兩肋插刀,絕不含糊!”
三人一齊八拜,歃血稱盟。
皮皮鹿和陸嘻嘻在一邊起鬨道,“歃血祭三牲,此處應起樂。”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思思立即敏銳地捕捉到,眼前的五人身份都非同一般,這是一個推廣主播行業的大好機會,“我們確實排練了一些新曲,既是如此,便邀諸位朋友一起鑑賞。只是樂器尚在觀內,還要請諸位移步。”
五位客人聞言,無不開懷。雖然思思說是“我們”,但是在他們眼裡,只要有舊日平康里花魁魚玄機一人下場,那便是不虛此行了。
一路上,沙陀少族長開始擺弄唐三公子贈與他的長劍。這把劍雖然刀鞘裝飾華美,寶石玳瑁,滿目琳琅。但是少族長比了比長度,便看出這是一把標準的制式唐刀。
制式武具通常沒有什麼期待可言,就靠刀鞘上鑲嵌的這些珍寶,想要換回舉世罕見的桃花叱拔,那自然是遠遠不夠。不過兄弟之間的交易,不必講究對等,力所能及便好。
他伸手就要拔劍,卻被大哥席溫一把按住。
“回去一定要將這把劍藏起來,沒事不要帶在身邊,也不要在人多處使用。”
少族長知道席溫性子沉穩,不會沒來由地警告他。但是他也因此被吊起了好奇心,忍不住將劍拔出了一節~
劍身泛著淡淡的烏光,隱有龍紋!鑌鐵!居然是鑌鐵!
鑌鐵的製造技術在當時堪稱絕密,中原鐵礦石無法被加工為鑌鐵。而今大唐的鑌鐵,主要有天竺鑌,契丹鑌,大食鑌三種。以此劍的色澤來看,選材應是最為罕見,也最為金貴的大食鑌。
雖然是制式刀,但既然用刀了鑌鐵,便絕非範制,一定是由巧匠專門打製而成。
這把劍的價值,絕對不遜於桃花叱拔!
唐三公子也必然不是凡人,難怪大哥一再對他謙讓……沙陀少族長的心中升起一個可怕的猜想。他望向大哥時,後者彷彿已經讀出了他心中所想,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
唐三公子自己倒是十分灑脫。少族長拔劍以後的表情變化他都看在眼中,卻沒有戳破。他只是輕輕拍了拍少族長的肩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