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5 頁)
差不多。 ”
“3820。”最早的提貨單就在王碩手裡,12月15日交貨,其後15天,總共交貨300臺。再到下一年的一月,熱水器的數量就提高到了1000臺。然後是2000臺,3000臺的增加。所以,越是早期的熱水器單子,也就越值錢。
陝*西漢子不滿的道:“你一張單子花了3600塊,現在就提價2200?太好賺了吧。”
王碩耍弄了一下他的雙肩包。笑道:“元旦前的單子就那麼些,你如果不要,我就讓給其他人了。咱們私下裡說,明年的單子也划算,德邦熱水器廠只肯把單子出到明年3月,加到一起。不到1萬臺的量,嘿,有的是漲頭。”
他們交定金的時候,是10%的價格,但提價的時候,自然是以3600元為基礎的。因此,一張20臺熱水器的單子,轉頭就能賺出翻倍的利。
這一點,就是蘇城都始料未及,他根本沒料到,一張小小的提貨單,竟然能被這些原始的商人們抓住機會,空手套白狼。
大膽的商人們,早就窺到了時代的變化,用不著工商管理碩士的學位,高小畢業的個體戶們也能搞明白空賣空買的好處,伴隨著通貨膨脹的腳步,商人們早就想到了更快捷的手段,以快速賺出差價來。有時候是冰箱,有時候是洗衣機,有時候是電視機……
對德邦熱水器廠來說,10%的定金,確實解了燃眉之急。舒浩做了一年多的時間,省吃儉用也就賺到了五六十萬。雖然超過了許多人,但這筆錢用來搞生產,購買裝置,是絕對不夠的。
實際上,如果不是蘇城建議,並且幫忙找貸款的話,這個熱水器廠也許真的要用兩三年才能建起來,而且只能生產勉強使用的熱水器。
現在,有了定金的補充,銀行利息的歸還就輕鬆的多了,工廠也能多招些工人,多儲存一些材料。
但是,了避免政策風險,德邦電器在籌集了足夠資金後,忙不遲疑的停止了訂貨,結果,這也成了跑步樓裡漲價的藉口。
陝*西漢子在王碩揹著離開前,吼了一句:“3710,明年的單子,肯就給我100臺。”
“3750是最低的了,兄弟,這個沒有講價的。”
兩人討價還價一會兒,終究還是沒有降價,就以3750元,交易了100臺熱水器單子,只不過,單子換成了1張50臺,2張20臺和1張10臺的。
陝*西漢子從墊在腦袋下的袋子裡,數出四萬七,交給了王碩。這一單,雙肩包賺到的毛利就是1萬1千元。
改革開放10年,賺到第一桶金的人,已經開始挖一塊金礦,第二塊金礦了。與普通人相比,他們除了內心的不安之外,現金收入實在太高太高。
中國用了二三十年時間,完成了國外兩三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許多中國人用了二三十年時間,也完成了國外兩三百年才完成的財富積累。
四萬七千元,也許比一個普通村子全村人的存款都多,但在跑步樓上,也就是換4張薄薄的紙片罷了。
即使紙片換成了真的熱水器,也不夠一個村子的農戶分配。
雙肩包過了好久,都沒有再回來。
與陝*西人一個房間的男人原本想再等一輪的,忍不住出去了一圈,回來道:“兄弟,單子賣我一張吧?”
“你要哪個?”
“20臺的,3750不是,我加10塊錢。”
如此一來,20臺就要加200元,是普通人三個月的工資了。
陝*西漢子卻不滿意,笑道:“兄弟,我還想放明天看看呢,到時候,估計能到3770吧。”
“那就3770。”同房的男人也開始從夾克裡的腰包裡拿錢。
他掀開衣服,圍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