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真面目…
瑞雪也沒理會他,進屋放下籃子,同趙豐年打了個招呼,就跑去了隔壁,張嫂子正坐在炕上掉眼淚,臉色氣得通紅,張大河一臉無奈的站在一旁勸慰著什麼,三丫頭怯怯的坐在炕裡,抱著一隻布老虎,小臉兒上滿是迷茫,一見瑞雪進來,立刻扔下布老虎,顛顛兒跑過來,脆生生喊道,“師孃,丫丫怕。”
瑞雪心疼的把她攬在懷裡,拍著她的背安撫道,“丫丫不怕,你孃親是與別人生氣了,等師孃勸勸她就好了,丫丫聽話,先和爹爹去東屋玩一會,可好?”
小丫頭回身看了看孃親,乖巧點頭。張大河抱了女兒,憨憨一笑,就轉身出去了。
瑞雪嘆了口氣,坐在炕邊兒,笑道,“嫂子,你這脾氣也太急了,都不等我一起就先趕回來了,萬一你與人吵架評理,都沒個人幫腔。”
張嫂子見瑞雪同往日一般說笑,沒有半句責怪,反倒怕自己吃虧,眼淚就落的更急了,拉著她的手,哭道,“是嫂子眼睛瞎,怎麼就找了那一家子幫忙,害妹子貼了銀錢,還壞了店裡的名聲。”
“嫂子,有句話說的好,吃一塹,長一智,咱們經了今日這事,看清吳家的人品,以後再有這事兒,咱不用她就好了。而且店裡頂多貼了些食材,也沒吃什麼大虧。倒是你,是不是去吳家吵架了,他們可說什麼惹你生氣了?”
張嫂子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淚,恨恨把回來後的事情說了一遍。
原來,幾日前隔壁翠蘭擔心家裡小女兒哭鬧,半夜頂著風雪晚歸,不小心受了風寒,臥病在床,她擔心誤了交貨,就打算再找一人替代她,可是吳三嫂聽說了,卻說,家裡缺銀錢用,正好她一個人把活計攬下也多賺些銀錢。到底是自家嫂子,翠蘭也沒猶豫就應下了。
今日她剛剛覺得身體好些,要去嫂子家看看,就被張嫂子找上門責問,她為何知情不報?翠蘭委屈,聽了張嫂子說起碼頭之事,臉色也有些不好,於是,帶著張嫂子去了吳家。
吳三嫂一見兩人,臉色就變得通紅,聽得她們問起餃餡兒之事,只死死低著頭,卻不肯說話。
其實她原本真是要好好做活的,準備多賺些工錢給大兒娶親用,但是當孃親的,看著自家兒子饞的直流口水,她怎麼能不心軟,就想著先藏下十隻給兒子解解饞,到時候如果張嫂子問起,就說手下沒準頭兒,餃子餡兒塞多了就是了。
於是,十隻餃子進了三個兒子的肚子,各個吃得狼吞虎嚥,吃完不但沒有歡喜之色,反倒喊著沒有嚐出什麼味道,吳老三回來後,更是因為沒給他留幾隻而大發雷霆。
她見張嫂子好似沒有發現,第二次就大膽的藏了二十隻,如此這般,最後一次藏了四十隻,張嫂子終於察覺,敲打了她兩句。
回家後,她忍著心裡彆扭,又忙了幾日,小兒子饞的哭鬧不休,她坐在炕裡嘆氣抹眼淚,吳老三和三個兒子卻一不做二不休,把她包好,凍在院子裡的一百多餃子全煮吃了,急的她跺腳,但也沒有辦法,最後只得聽從他們父子的主意,把餃餡兒全都調換了,一家五口人,足足吃了三頓,各個滿嘴流油。
她心裡也是存了一些僥倖,想著這餃子是賣給船客帶走的,就是有人發現也是在路上了,必定不能再找回來,瑞雪和張嫂子自然也就不知道她在其中做了手腳。可惜,事與願違,這醜事到底還是被發現了。
她想起昨晚自家男人的囑咐,只要她咬死不承認,張嫂子肯定也拿她沒辦法,於是緊緊閉了嘴,任憑兩人責問也不肯開口說上半個字。
張嫂子氣急,高聲怒罵起來,吳老三卻帶著三個兒子從東屋出來,罵罵咧咧,推推搡搡,這個說張嫂子如今抱上大樹了,看不起鄉鄰了,那個說,自家冤枉,要全村人出來評理了,張嫂子氣得渾身哆嗦,但是正如瑞雪顧慮的那般,當時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