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十一章 河南的偉大價值(第1/1 頁)
既然傳統的方法不行,那就只能劍走偏鋒了。
與河南逃難到鳳陽府的難民同時,就是河南多次派到外地的跨省緝捕了。
海瑞在前面已經抓捕了好幾撥從歸德府過來抓人的捕快了。
透過整理最近的資料可以發現,河南絕對不止向鳳陽府派了捕快。按道理山東、江蘇、甚至浙江都有。
只要海瑞從這個公共問題的角度出發,山東巡撫程學顏,江蘇巡撫趙貞吉,乃至浙江藩臺高翰文沒理由不順坡下驢,把這個時間攤開。
只要有了口子,又不給朝廷一個抱團打擊河南的口實,這事應該就可以入手了。
當然,作為挑破河南正教正儒的虛偽殘忍後,有什麼下場,那海瑞自然也是可以預期的。
有了這些打算,海瑞整理好第三封奏疏,控訴河南歸德府、陳州府、汝寧府、光州直隸州均有捕快在鳳陽府扣押。
把審訊的資料也都寫了進去。甚至故意點出了在鳳陽中都皇宮牆外迴廊都有抓獲。
一個字,這些人不止在鳳陽府作惡,涉及的地界也不止鳳陽府一地,願朝廷詳加察查,解決為什麼河南溺嬰棄嬰、難民突然增多,跨省緝捕突然增多,而且這些捕快被抓後,往往也就毫無意志,直接就想在鳳陽府安家,不想回自己本地了。哪怕當佃農也行。
這一切都突出一個不正常。
高拱剛當首輔,正是立足未穩,需要取信百官的時候。
至少時機上不算太壞。
海瑞一個人想得很美好,可是,直接等了一個月,朝廷半點風聲都沒有。
好在高翰文給自己的回信還算及時。
十來天前就收到高翰文回信了,剛開始海瑞還有些不信。
到如今卻是不得不信了。
正教在河南鬧得雖然天怒人怨,害得百姓只能逃難當逃戶,甚至有主動犯事尋求流放的。
當朝廷現在需要的就是河南的低成本,源源不斷的自願遷徙的漢人百姓。無論開放遼東還是西域,或者移民南洋,都需要人。
而現在大明的人,大多是安土重遷,就連浙江人這幾年發財了也不願意外出了。
正教正儒的做法,雖然主觀上極度惡劣,但客觀上極大地緩解了大明目前三面開發的勞動力危機。何況還是吃得苦中苦,可以吃一輩子苦,且訓練有素的成熟漢民勞動力。
不但如此,山東前年鬧白蓮教,在朱七那般手段後,正是缺人。但凡有條狗從河南逃過去了都要被看護起來,何況是人呢。山東正巴不得河南人多來一點,好提高佃戶佃租,降低作坊鋪子幫工成本呢。
同樣的道理,在南直隸,浙江同樣成立。
所以,海瑞想要解救河南人,其遠不止是站在了正教正儒或者說高閣老的對立面,而是站在了大明隆慶新政國策以及想要獲得低成本勞動力的河南周邊省府的對立面。
這便是高翰文一開始一直不說的原因嗎?
海瑞再次拿出高翰文的回信,這一回,真的是完全顛覆了自己讀書以來的仁義價值觀。
關鍵高翰文在最後,直接點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大明的盛世是多數人的盛世,還是每一個大明人的盛世?
如果支援前者就應該明白這些河南人的犧牲是值得的,是偉大的。完全可以等新政成功了朝廷再明旨表揚。如果支援後者,就會立刻成為那些自以為自己是大多數的大多數人的敵人。阻礙了大多數人享受盛世,遭受反噬是可以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