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設計擒住的張任
31被呂布戰到十餘合受傷的武安國;
32太史慈戰之30合內尚未擊敗的程普;
33挺槍接戰許褚與其捉對兒廝殺沒分出勝負卻被趙雲偷襲身亡的高覽(其實不可估量);
34身高九尺五與曹洪戰平兩個時辰卻被曹洪拖刀計殺的何曼(武力強但智商差排到這也可以了);
35“有萬夫不當之勇”但被張飛設計後舉手無措撐到十合才敗的嚴顏;
36高順(重點討論):有人為當初張遼(出場時20歲)臧霸都是其手下,呂布手下文有陳宮,武有高順,故認為高順武力高於張遼臧霸,固需要從具體分析;戰例:
羅本是“高順交戰不利,退走入陣。飛衝入陣來。”毛本是“當先一將乃是張飛。高順出馬迎敵,不能取勝。布親自接戰”。從這一節來看,高順武力是要低張飛一個層次,不能列入高手之列
“是日午牌,城門開處,兩員將引軍出戰:前軍侯成,後軍高順。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敵不過,回馬望城中走。韋趕到吊橋邊,高順亦攔擋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然而書中已經明示“誘之入城”,只是誘敵。“操急走南門,高順、侯成攔住。典韋怒目咬牙,衝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這裡可以理解為高順在之前誘敵一戰中知道典韋的武力很高,所以不敢正面迎敵,因此高順武力也要低典韋一個層次,但到底最低值是多少呢?看如下戰例:
戰夏侯敦被認為是評定高順武力值的戰例:“兩馬相交,戰四五十合,高順敗走。敦縱馬趕去。順不敢入陣,繞陣而走。敦不捨,盡力追之。陣中曹性看見,縱馬出陣,拈弓搭箭,夏侯敦將近,性一箭正中敦左目。敦拔箭,帶出眼睛。敦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之!”於口內啖之,不趕高順,只取曹性,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夏侯敦殺了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卻從背後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夏侯淵救兄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
似乎高順僅四五十合就完敗於夏侯敦,事實如此嗎?我理解也有可能是高順知道武力戰不勝夏侯敦(也就是說高順武力的確在夏侯敦之下卻不是四五十合可以戰勝的),於是誘敵,否則為何“不入陣而繞陣而走”,(要知道敗將逃命入陣是最安全的,有士兵弓箭相助,有同事死命相助)。最終高順誘敵目的達到了,在高順完全吸引夏侯敦的注意力情況下,曹性射箭相助,最終“高順卻從背後趕來,呂布軍馬一齊都上,曹軍大敗高順得勝”;可見高順不愧為帥才。即便是毛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敦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敦不捨,亦繞陣追之”毛版雖然使讀者更傾向於理解高順完敗,但是高順誘敵的意圖更明顯。
於是應該可以推出高順武力在夏侯敦之下(因為夏侯敦可以使關羽戰40合不勝,但高順與張飛交戰不利),卻非夏侯敦四五十合可以完敗的,而關羽曾戰張遼之後對張飛稱“他武功不在你我之下”也可以推測出高順武力在張遼之下,甚至在“能百合死戰張飛”的張合之下
後三國不在討論範圍,於是:
37關興:關羽的次子,蜀國後期名將。關羽遇害後,隨劉備東征伐吳,英勇殺敵。諸葛亮伐魏時,關興是主要戰將,屢建戰功。可見功力不遜;後殺東吳潘璋,奪回關羽的青龍偃月刀。
38張苞:用丈八蛇矛;打仗勇猛;武藝高強;與關興是當時蜀軍中的優秀將領。隨諸葛亮伐魏時;在戰事中不慎趺落山中;頭部受傷;不久死去。
39身長丈二,不食五穀,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戰敗魏延的烏戈國國主兀突骨;
40單騎退雄兵的文鴦;
41戰姜維數十餘合平手,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