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眼睛會說話的女孩(第1/3 頁)
西昌縣三羊鎮中心小學院內建了六、七座塑膠大棚,初春乍暖還寒,孩娃們被安排到大棚小學裡上課。早上冷得直哆嗦,中午曬得直冒汗。。。
撥打新聞熱線的是三羊鎮中心小學孩子的家長們,到了,還一個勁的說:“千萬雖說是我的打的電話,要不孩子就得挨批評了。”
三羊鎮歸西昌縣管轄,早些時候王蕭蕭去過那裡。
整個縣域境內“七山二水一分田”,又以低山面積居多,其次是丘陵、河谷平原。
即使這樣,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竟然有50餘座。又有5條大河蜿蜒逶迤跨縣入海。
西昌縣歷史可以源起到夏、商、周,各個時期又有不同的建、設。冀州、幽州和燕國,以及至後來秦、漢、晉、南北朝、隋、唐時、宋代、元朝、明朝,在這裡都有歷史足跡佐證時代的久遠。到了清朝時期,這裡的百姓用山澗裡的龜殼,釀製成酒,送到了宮裡,皇恩浩蕩,免去了後來成為縣城的村子所在地,百姓的稅賦。
後來這種用龜殼泡製的酒,還一度進入了人民大會堂的宴會廳。
西昌縣有山,有山就有礦。錳、鉬、鐵、銅雖然豐富,一直沒有被列入到國家的開採。這一地勢起伏複雜,二是對山林的保護限制。有礦不能開採,春季風大雨少,夏季熱雨集中,秋季雨少低溫,冬季乾燥寒冷,十年又有九旱。
於是當地就有了一段順口溜。
春夏持平60天,秋季日照時光短,十年倒有九年旱,又愁糧食又愁暖。
這個貧困的帽子就一直也摘不下來。
上一次到西昌縣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西昌縣是省裡有名的貧困縣,有了名,也自然就成為主要領導的扶貧點。
既然是主要領導的扶貧點,自然就會得到更多的關照。
各廳局也是爭著想辦法,幫助擺脫貧困,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於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這縣裡最貧困、最往山裡的村子裡,就修了一條扶貧路。
這條扶貧路繞過山村後,又通往了縣城。
兩側連綿不斷的山巒,中間是四、五十米寬的峽谷。
一行三輛車在峽谷間的道路上顛簸著,緩慢的向前行駛。
道路是靠著山間北側,依山修建。
順著路南明顯是一條山間小河。
只是河中沒有水,到處是散落的石砬。
日頭被山間林木擋住了,白天也如落日前般的餘輝散落,一會明亮、一會幽然。
這次來西昌縣兩件事。
一件是來陪著扶貧,做個報道。
二來再就是接到反映,扶貧路成了破爛路,做個採訪。
這次幫扶物件,是兩個女孩。
兩小時前,車隊到達了林子頭村。
林子頭村在這條破損的道路起點處,向北沿著兩山之間的村路,一直往裡走。
走到盡頭的水庫下方就是了。
水庫不大,上游林子比較茂密,山上的水緩緩的流了下來,進入水庫之後,再透過壩上的溢流口,緩緩的向下流,就成了路邊的小河潺潺流水。
這次來扶貧縣,目的很明確。
來人是婦聯和團口的,透過當地對口單位,幫助介紹兩個貧困戶,要求是女孩,十二、三歲,要聰明、靈秀一些。
幫扶的時間可以不受限制,可以一直供養到大學。
至於為什麼選擇女孩。一路上來人也不隱晦的說,家裡沒有孩子,實際上是做收養打算的,如果選擇男孩,怕將來男孩要顧家,養活山裡的爸媽。再就是將來婚姻嫁娶,處理不好了,好事變成了壞事。
如此算計,自然也不多餘。
那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