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解元(第2/5 頁)
。
四十歲的二甲進士,將來做到三公九卿都正常。
何況周清今年還不滿十六歲,前程遠大。
只是接下來,周清是不打算繼續參加會試了。
俗話說“金舉人,銀進士”,對他而言確實是這樣的。
不過他年紀小,即使十年八載,不去參加會試,旁人也只會誇他沉得住氣,對於士林的風評是有加成的。
畢竟少年舉人,不去參加會試,等於少了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老前輩肯定要大誇特誇,告訴那些年輕舉人,不要不講武德,把機會留給老人家,好嗎?
是以老前輩往往喜歡說年輕人不要太氣盛,大抵是如此緣故。
過了一會,客棧的前院裡響起爆竹聲。
福松略有些激動地起身,周清則捧著一卷論語讀著。讀書養神,即使中了舉人不參加會試,也是要繼續讀下去的。
福松到門口運起玄功聽了會,很快罵罵咧咧回來,“原來是有人結親。”
今天是鄉試放榜的日子,自然是個好日子。
成親趕在今天,再好不過。
洞房花燭夜,也叫小登科呢。
當然,中了進士才叫大登科。不過鄉試中舉,也算得上鯉魚躍龍門。
福松又看向周清,問:“師弟,你就一點不著急啊。”
周清笑:“師兄,離放榜的時間還沒到,所以我知道這爆竹聲跟鄉試中舉沒關係。”
福松啞然一笑,“倒是我心急了。”
…
…
舉子試中,若是誰能拔得頭籌,自可名冠一榜,這是莫大的榮譽。在一路各州府中計程車子生員裡,往往要三年才有一人能冠榜。
解元名字一出來,眾官員都在想此人到底是誰。接下來是要名動天南了。
飛龍在天啊!
宋河見陸提學失色,不禁笑道:“鳳先兄,此人莫非你認識?”
陸提學於是收斂心情。
他是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個寫出幾乎挑不出任何差錯的好卷子的考生,對方甚至連策論都寫得有古人策問之風,居然是周清?
才大半年不見,周清居然在文章造詣上精進到如此程度,簡直令陸提學難以想象。
因為拋開身份,他幾乎完全將對方當成與自己學問文章相等的存在了,可以說是和他各有所長。
這樣的人物,至少該四十出頭了。
結果?
他沒記錯的話,周清今年還沒滿十六歲。
何等樣的天才。
古人說,生而知之者,今有之?
哪怕陸提學如何不怪力亂神,可是事實擺在眼前。
他既嘆息,又歡喜,對著宋河一禮,“大人,此子是下官去年在江州道試時,親自取中的案首。”
宋河驚喜道:“這不是天作之合,我等目光與鳳先兄實是不謀而合。”
雖然他可以說在天南路各州府官員面前威福自專。
可是事關國家掄才大典。
他不可能將解元這樣的名額,一人獨斷。
反正他說是大家的想法,事實也是如此,將來真因為對方是陸提學的弟子,惹出非議,在座各位都要出來主動澄清的。
下官不主動給上官背鍋,將來怎麼能升遷?
現在糊名已經撕開,再反悔是不行的。
如果不讓周清當解元,豈不是打宋河自己耳光,顯得欲蓋彌彰。傳出去,給那幾個競爭對手知曉,怕不是要影響仕途。
反正無論如何,木已成舟。
今天陸提學就算為了清名,不想讓周清當解元都是不行的。
何況話分兩頭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