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串鞭(第2/2 頁)
跟隨自己的村民。
其中悟性最高,練的最好的,就是啞巴。
啞巴本名劉能,是挺‘能’的,不但聰明,而且手黑,當初周扒皮的那些被許彪打傷的堡丁,都是被他砍死的。
所以剩下的這三十多名堡丁,都有點怕啞巴。
既然有能力,許彪就放手使用,讓啞巴擔任教頭,負責訓練招募來的饑民。
當下,許彪把這些饑民每五人分為一‘伍’,十人為一‘什’,五十人正好一‘隊’。
伍長、什長都由啞巴挑選,讓在訓練中表現亮眼的人擔任,‘隊正’由啞巴暫時兼任。
許彪沒有選擇現代的班排連制度,只是一個叫法而已,而且還可能因為不熟悉,需要更多的適應時間。
如果在激烈搏殺的戰場上,喊一聲‘班長’,一愣神的時間,可能性命就沒了。
瘌痢頭拿木匠的墨斗線,在地上彈了五條直線,讓這些饑民站隊。
啞巴畢竟不會說話,許彪就安排比較機靈的瘌痢頭擔任他的副手,並且把訓練的方法教給了兩人。
饑民們有來的早,已經吃了幾天的飽飯,晚的是昨天到的,也都混了兩頓肚兒圓。
因此一個個精神頭都還行,沒有餓得站不直的現象出現。
站好佇列之後,瘌痢頭又拿著一把小麻繩,給這些饑民每人繫了一根在左腳腕上。
饑民們進入周家堡之後,已經洗過澡,換了乾淨的衣物和布鞋,因此瘌痢頭給他們繫繩子的時候,也不至於聞臭氣。
這給饑民腳上繫繩子的方法,是用來讓饑民們分清左右的。
據說歐洲軍官在訓練殖民地土著的時候,用了半年時間,才讓他們分清左右。
這個時間許彪可耽誤不起。
“我喊‘繩’的時候,大家抬繫著繩子的腳,”
瘌痢頭大聲的對著饑民們喊道:“我喊‘右’的時候,大家抬另外一隻腳,明白了嗎?”
饑民們有的茫然,有的點頭,還有少數幾個膽大的,嚷嚷著明白了。
“繩!”
瘌痢頭邊喊,邊示範性的,原地抬了一下左腳,那些饑民們亂哄哄的跟著抬腳。
啞巴拿著一根竹棍,看到有抬錯的饑民,上去就敲他的腿,讓他加深記憶。
啞巴板著臉,誰都有點怕他。
過了幾分鐘時間,大家初步明白了左右,還沒有感到累,許彪就宣佈瞭解散。
“這些饑民身體虛弱,不能訓練太長時間,”
許彪對瘌痢頭和啞巴說道:“等這些饑民休息一會後,再吹竹哨讓他們集合,最快站好隊的‘伍’,中午有肉吃,最慢的那一‘伍’,中午吃雜糧餅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