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印度人的血性(第1/4 頁)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自命不凡地認為自己是世界中的武力巔峰了。
特別是軍方內部,已經開始貴族化。
如法國的軍方內部,甘末林、魏剛和貝當,其地位之穩定,從一戰持續到現在都不曾有過任何動搖。
這樣的事情也同樣發生在英國內部。
而且英法兩國都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殖民地國家,上位者都有著很深刻的殖民者侷限思維。
法國看不起非洲,英國看不起印度,但法國離不開非洲,英國也放不開印度。
在如此矛盾且複雜的關係之下,英法兩國開始走入了這場新的世界大戰。
然後,率先暴雷的並不是法國,而是英國。
從第一起印度士兵刺殺案,第二遠征軍內部便逐漸出現問題。
負責調查此事的專案小組什麼都查不出來,因為每當他們需要去諮詢情報時,印度人之間都會互相打掩護。
在宗教和種族上,英國人確實把他們給分化了。
但是,經歷了好幾次對蘇衝鋒的戰鬥後,再加上階級思想的傳播,印度人內部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儘管階級思想依舊不是印度人腦海中的主導,但他們卻在英國人的高強度壓迫剝削之下,有了共同感情。
這感情很複雜,或許是階級之間的微弱感情,又或許是對英國人的憤怒,又或許是大家都是袍澤之情。
在如此複雜的情感之下,印度人的怨恨不斷積累。
然後,在總司令官開始執行自己的兩條大聰明政策後,出現了一次小規模爆發。
那是發生在某個戰區防線的大罷工行為。
一支由波洛族土著和印度穆斯林組成的部隊,要知道這兩個人群是互相看不順眼,恨不得對方趕緊去死的存在。
可是,就是這麼兩支本應互相敵對的人群部隊,卻率先發起兩次停戰。
第一次停戰,是關於他們之間的種族問題,應當先放下。
第二次停戰,是拒絕再發起對蘇聯的無意義送死衝鋒。
除去停戰之外,他們還要求獲得正常的食物,正常的飲用水。
這兩個停戰和兩個最基本的要求立馬引起英國軍方的高度關注。
像綿羊一樣溫順的他們,此時此刻居然學會了反抗,這確實出乎了英國人意料。
英國人也不會慣著他們,直接拒絕了這樣的基本訴求,並且要求他們立即撿起槍,重新投入戰鬥。
這個防區的印度人不肯答應,依舊罷戰。
這件事迅速惹怒了第二遠征軍司令,他對此破口大罵道。
“一群騾子還有資格罷工?”
然後便下達命令,抓捕這些敢罷工的印度士兵。
然而這個防區的印度人有三千,而英國士兵只有兩百。
讓兩百人去逮捕三千人,這確實有些難度,所以該防區的英國軍官提出請求。
“可不可以只逮捕鬧事者,只要殺雞儆猴了,其他印度人就會害怕,然後重新歸順。”
總司令不肯答應,他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侮辱。
“我給這群印度人妥協?這不是要玷汙我家族的名譽嗎!”
於是乎,這個防區便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兩百名士兵押送著三千名印度士兵到俘虜營去。
押送到俘虜營後,英國人也沒有遵守日內瓦公約,畢竟在他們判斷思維中,這些印度士兵壓根就不是俘虜,而是不肯遵守指令的工具罷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他們丟到這裡來自生自滅就行了,然而押送期間的衝突還是發生了。
先是踩踏的發生,然後是人與人之間我的推攘,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