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他特意問謝寶扇,那謝寶扇看了李嬤嬤一眼,李嬤嬤只朝她微微頷首,謝寶扇便道,「這些只是我和嬤嬤自己私下合計的,尚且不知能不能見效。」
楊氏微笑著說道,「你就主意就儘管說來,即便說錯了,本宮和皇上也不會與你見怪。」
謝寶扇便道,「臣女先前看農書,說是雨水一多,就得提防蟲害,再過不久就是夏季,恐怕還有冰雹,如今看來,南邊莊子上減產是必然的,不如多圈養些家畜家禽,田地裡改種蔬菜,蔬菜季節短,收穫容易,收上來的蔬菜可往外賣,賣不掉的還能餵畜生,這好歹能挽回一些損失。」
她悄悄看了帝後二人一眼,見他倆皆在靜靜傾聽,接著說道,「再一則,娘娘去年在燕州置了大片莊園,據臣女所知,燕州去年冬日雖遭了雪災,可北邊的雨水一向有限,況且大雪凍死害蟲,也就不怕再遭蟲災,趁著這個時候,再種一季耐旱的作物,也能有些補救。」
北邊人少,未開墾的土地要多少有多少,地方上的官員們巴不得有人來墾荒,一來得幾個稅收的銀子,二來招徠人氣,因此頭三年,開墾荒地的稅銀收得極低。
這回楊氏置的大片田地都是荒地,依著原先的打算,得兩三年才能墾好,若是下一番苦工夫,多招些人去墾地,還能搶著種上一季的主食。
李商聽完謝寶扇這話,讚嘆道,「真不愧是信國公的女兒,你若是個男兒身,朕這朝堂上的官職任憑你挑選。」
楊氏見他這般認可謝寶扇,連這話都說出口,臉上的笑容險些掛不住,謝寶扇連忙說道,「臣女惶恐,臣女見識淺薄,剛才所言皆是紙上談兵,請皇上和娘娘不要當真。」
李商看著謝寶扇,說道,「你肯用心,敢大膽革新,這比有些固步自封的朝臣們還要強上幾分。」
說罷,他問楊氏,「皇后以為如何呢?」
楊氏說道,「好是好,就是這大好的田地,不種主糧,拿來種蔬菜,佃戶們一時只怕不能接受,今年糧食減產,糧價恐怕要漲,我只替種田的農戶們心焦。」
糧價是李商該操心的事,李商似是也想到這一點,他嘆氣說道,「寶扇丫頭的主意能及時止損,可惜不能推廣到全國。」
莊戶人家有自己的田地,都是緊著種主糧,有些佃戶家貧,遇著災年,連一家人的溫飽都堪憂,更不提有閒錢養家畜家禽,至於蔬菜一類的經濟作物,就是收穫容易,那也填不飽肚子。
楊氏衡量半日,說道,「臣妾就怕把管事們的心養野了。」
莊子的管事們可不比佃戶,他們吃喝不愁,今年開了先例,往後只管說年成不好,養些家畜種些蔬果來糊弄,他們淨得好處,最後還要伸手要銀子補貼,這縱然是有座金山也不夠糟蹋。
李商看出嚴氏的猶豫,他笑了笑,說道,「朕名下那幾個莊子,就吩咐人照著寶扇丫頭的法子去做,橫豎今年的收成保不住,讓他們先試試,所幸去年豐收,就算今年減產,朕想著佃戶們的日子還能挺過去。」
帝後二人莊子上的管事佃戶,就算年成再不好,總歸餓不死,外面的老百姓卻不同,李商想起猶如雪花般飛來的摺子,心頭忍不住有些沉重。
楊氏見李商沉思不語,親手給他倒了一杯熱茶,說道,「皇上日夜為國事操勞,今日既然來到臣妾的坤安宮,就暫時放下朝堂上的事,好生松乏片刻吧。」
李商接過楊氏遞來的熱茶,他叫著謝寶扇的名字,溫聲問道,「你從小養在閨閣裡,這些想法都是從哪裡聽來的?」
謝寶扇輕聲說道,「這些都是李嬤嬤教的。」
一旁的李嬤嬤笑了笑,對李商說道,「老奴可不敢居功,這孩子心細,又肯花心思學習,平日見到莊子上的把頭們,有不懂的問題,也願意向他們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