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若是我有所求而來,我這人還值(第2/2 頁)
擺,說道:“楊某深感大德,愧無以報。既是如此,後會有期。”
身形晃動,已在數丈之外。
張無忌追求正確的事情,即使愧對自己武當的師叔,還是送楊不悔找到了生父。
即使數度危及自己生命,也沒有尋求利益,不接受任何代價。
所以說張無忌確實非常重“俠氣”。
“再說淡泊名利。”
張無忌身為明教教主,在意的只是明教的發展、教中兄弟的情感,而對於名利是毫不在意的。
張無忌出任明教教主,只是逼不得已,不擔任不能救明教教眾。
當時,明教下基本有傷在身,丐幫帶隊殺光明頂,根本無力招架。
為了讓大家進密道避難,只能答應出任教主。
從密道出來後,張無忌還是推辭教主之位。
張無忌拱手道:“天鷹教和明教分而復和,真是天大的喜事。只是在下迫於情勢,暫攝教主之位。此刻大敵已除,咱們正該重推教主。教中有這許多英雄豪傑,小子年輕識淺,何敢居長?“
周顛大聲道:“教主,你倒代我們想—想,我們為了這教主之位,鬧得四分五裂,好容易個個都服了你。你若再推辭,那麼你另派一個人出來當教主罷。哼哼!不論是誰,我周顛首先不服。要我周顛當罷,別個兒可又不服。”
彭瑩玉道:“教主,倘若你不肯擔此重任,明教又回到了自相殘殺、大起內鬨的老路,難道到那時又來求你搭救?”
張無忌心想:“這幹人說的也是實情,當此情勢,我難以袖手不顧。可是這個教主,我確是既不會做,又不想做。”
於是朗聲說道:“各位既如此垂愛,小子不敢推辭,只得暫攝教主重任,只是有三件事要請各位允可,否則小子寧死不肯擔當。”
張無忌說的三件事:
一是自今而後,從本人以下,人人須得嚴守教規,為善去惡、行俠仗義。本教兄弟之間,務須親愛互助,有如手足,切戒自相爭鬥。
二是本教和中原各大門派結怨己深,雙方門人弟子、親戚好友,都是互有殺傷。此後咱們既往不咎,前愆盡釋,不再去和各門派尋仇。
三是按陽頂天遺言,教主之位由金毛獅王謝法王暫攝,迎回謝遜後,張無忌要退位讓賢。
張無忌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當教主的料,也根本不想當,只是為了防止明教重蹈四分五裂的局面而勉為其難,根本不是看中教主之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