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以上諸事統統可信,沒有半句虛言,只因為是王孫期的敘述。
不過在看到趙無恤對成氏提出的第四條要求後,趙鞅的眉頭又舒展開來。
禁止殉葬?天真,太天真了。無論如何,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啊,心中存有一絲婦人之仁,對此建議,趙鞅很不以為然。
他放下王孫期的報告,沉吟片刻後,開始喚上豎人,下達一系列命令。
首先是將對成氏明年節慶的帛布賞賜加倍,此子手段剛猛狠辣,可惜太過強硬。作為主君,要一手硬一手軟,敲一下還得賞個棗吃呢,他還得為兒子善後,安撫一下成氏。畢竟從趙鞅小時候起,老成翁就在一旁幫他端過溺壺痰盂,逼迫太過的話,再見面君臣都尷尬……
無恤那邊,也要給他一些額外的支援,至少,此子目前是很值得扶持的。雖然趙鞅在情感上,對侍候過三代趙氏家主的成翁沒有太多惡感,但在他領地上的任何獨立勢力,就像眼中的沙粒一般,而趙鞅是容不下沙子的。無恤兩天之內就將其掃除,讓趙鞅心中大快,恨不能舉樽痛飲,慶賀一番。
他分封諸子的目的,不就是圖著讓他們在歷練之餘,收回鄉邑治權麼?
這事情做完以後,趙鞅才慢慢展開了無恤的上書,沒卻什麼心思細看,想必只是王孫期那份簡牘的加強版。
但他錯了。
本以為裡面會是一通自我誇耀,誰知無恤壓根沒寫這兩天的經過,而是說既然有王孫期上書,他就不重複敘述了,在此只談關於殉葬制度的問題……
好自信,好氣魄!趙鞅不由得正襟危坐,仔細研讀這份長篇大論。
不過,他仍然預想著,接下來會是一通滿口仁義的說辭,和周禮,以及世間對人殉的道德譴責一樣,但趙鞅可不太吃這一套。
趙氏出自少昊之後,嬴姓東夷一族,曾是大邑商的勳貴。雖然武王滅商,趙氏入周後,在飲食衣冠等方面早已被周人同化,但喪葬的傳統卻根深蒂固的保留了下來:和周人的南北墓道不同,秦趙族人的墓穴東西走向,死者的頭永遠朝著祖先逐日而來的海岱之地,東君羲和駕六龍升起的東方。
所以,有數千年曆史的活人殉葬習俗也被保留了下來,趙鞅本人就不覺得趙氏計程車大夫們死時殺幾個隸妾陪葬有什麼不妥。
當然,因為趙氏連續出了文子和景子兩位仁德之主,所以近幾十年來,趙氏大宗的幾次喪葬都沒有做殉人之事。但耐不住下頭的家臣和小宗事死如生,可想而知,此禁止人殉的法令一旦頒佈,將受到多大的阻力。
所以,他覺得趙無恤的建議,是幼稚而不太可行的,也沒什麼必要。
但僅僅過了片刻之後,趙鞅發現自己又被打臉了……
這兩卷竹簡上的內容,是由無恤口述,計吏僑代筆的,那小子也知道自己字醜,登不了大雅之堂。
通篇沒有任何道德說教,沒有抒情體,而是滿滿的乾貨!
一個是來自後世的現實主義者趙無恤,一個是自帶資料的春秋數科專家計僑。昨晚兩人徹夜不眠地合作,做出來的資料分析,其嚴謹度和精密度都足以讓精明的主君趙鞅找不出絲毫破綻,順便還毀掉了他的三觀。
求收藏,求推薦……
第44章 始作俑者
下宮寬敞的正殿之上,幾位趙氏的重要家臣,如家宰尹鐸,中大夫傅叟,軍司馬郵無正等都站於殿中。他們面面相覷,不知道主上趙鞅忽然召喚他們到此,所為何事。
“可是為了後日的冬至大朝會?”
留著山羊鬍子的尹鐸聽到此話,臉色微沉。對後日的大朝會,他有種不好的預感,但經過這半月來的數次爭吵,主上已經聽不進他的逆耳忠言了,興許在冬至以後,他的家宰職位都可能會被中大夫傅叟取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