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回 拒從命沒藏氏巧離間 遇掃蕩四平寨起硝煙(第2/3 頁)
有事稟告,折繼閔又生事端,大致將邊境幾個寨子被奪之事敘述了一遍。
張元是誰?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一張三寸不爛舌,一顆七竅玲瓏心。這事兒經他一說,就跟那大宋朝開封府瓦子裡的說書人一般,把那四平寨被折繼閔圍攻一事說得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那四平寨的首領來守順,原是大宋一觀察,三川口戰後便降了夏軍。按照張元的說法,來守順的四平寨党項人居多,大家血脈相承,與大夏百姓為一奶同胞,多年來遭受宋軍欺壓,多虧了三川口一戰,夏軍收復四平寨,寨內軍民皆歡喜。不想這宋朝皇帝賊心不死,一味地讓折繼閔前來騷擾。從今年三月開始至今,折繼閔已經騷擾我邊境三次,每次都掠奪城池,雞犬不寧。此次來守順的四平寨著了那折繼閔大軍的道,全軍覆沒,只有守順一人逃了出來。
你道那來守順真如張元所說那般無辜?偷襲四平寨一事,原本非折繼閔有心騷擾。那來守順原本就是四平縣城周邊的賊寇窮匪,因長得是孔武有力,也有些小伎倆,陸續收了小寨,聚攏一些賊匪人手,之後搞了一個突然襲擊,將那最大的寨子四平寨收歸己有,原來的首領被來守順一干人逼得走投無路,不得已自刎。至此,那四平縣周邊百姓再無安寧之日。
折繼閔是誰?府州知州,於公絕不允許這賊人在自己的地盤上猖獗,胡作非為;於私,這四平寨也是府州境內的寨子,卻降了那大夏,讓折家軍如何自處?遂起了蕩平這四平寨之心。
恰逢立秋之日,有探子來報,那四平寨寇首來守順又引群賊前去附近四平鎮農家搶奪,看準的就是這立秋之時,作物收穫,且農家逢場趕集,當日便是將那集市搶奪的片甲不留。
“立秋之時,能有多少收穫?社日未到,收穫不起,諒這來守順還會再來一次。”折繼閔聽得探子報後,不禁莞爾。
“他們難不成社日又來?”
“非也。他們等不及社日。三日之後便來。”
“何以見得?”
“立秋之時,收穫不多。最近幾次趕集,我都派人去巡視,作物不多,糧食少兒戲多,農人趕集,多是尋樂,糧食卻匱乏。那四平寨賊寇,雖說搶奪得片甲不留,卻是難以填滿他們的大窟窿。他們為什麼會急著立秋時就來掃蕩,說明他們儲備緊缺。但是,這次收穫不多,下次肯定還來。”
“為何三日之後?”
“農人興趕集,曰逢場。每三日一場,他們選取立秋之日掃蕩,便是瞅準了這日是趕集之日。三日之後,又逢一場,他們準來。”折繼閔言罷,又轉頭對探子道,“在四平縣內擴散開去,就說三日後逢場,京城來的貿易商隊將路過,縣內戲班子還要搭臺子唱戲。”
那探子垂首稱是,方才離去。
折繼閔對一旁將軍張岊道:“這麼一擴散訊息,那些窮途末路的宵小之輩肯定覺得有利可圖,三日之後,肯定要造訪四平縣,到時候便有勞將軍了。”
那張岊為驍勇之將,方才聽得探子形容那四平寨掃蕩農人一事,本就火冒三丈,聽得折繼閔此言,圓眼怒睜:“待我三日之後,剷平那四平寨。”
折繼閔引張岊至府州境地沙盤處,手指一處隘口道:“張將軍請看,此處乃浮煙山入山口,也是四平寨賊寇踞點入四平鎮的必經之路,不論他們到四平鎮,還是周邊城鎮的集市,均要從浮煙山這個入山口經過。浮煙山地勢險要,尤其是這個入山口,道路逼仄,兩旁均是絕壁,張將軍可以事先隱藏在這個壁口,待賊寇經過,將其一網打進。我同時派人偷襲他們的四平寨踞點,來個釜底抽薪。”
卻說那來守順的賊寇之軍就像是折繼閔的提線木偶一般,毫無意外地在三日之後出現在浮煙山入山口,被那張岊大軍一路殺來,血流成河,來守順亦被張岊劈面一刀,幸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