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鄭家村的親戚們(二)(第1/2 頁)
農村社會,面子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在農村,人與人交往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規矩約束。鎮裡的派出所到村裡怎麼也要一個小時以上,有什麼事指著鎮裡,指著警察來處理,那你可能就要吃大虧了。所以村裡的人與人之間還是比較講究互相給面子的。畢竟一個村子裡住著,彼此之間也是互相認識的。村子上下就是一個熟人社會,有個別人家產生了矛盾,沒有關係,村裡的幹部、德高望重的前輩們都會來幫忙調解的。 如果彼此之間不講面子,那就等於沒有了最後的體面。這是非常危險的。畢竟村裡的幹部不可能永遠住在你家裡,警察也不可能永遠派人在村裡保護你。你總有落單的時候,就算是大人不怕,你總是還有家人、孩子的。在農村社會,雙方各留底線,其實也是為了自己能有條退路。 熟人社會之下,互相是留了體面,但是彼此之間其實並不算親近。整個鄭家村,鄭平其實也就認識幾個叔叔,還有外村的姑姑。其他人他是一概不認識的。不是他不想認識,也不是別人不想認識,而是彼此之間不需要互相認識。 鄭平小的時候,回老家的時間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是回村五次。有兩次年齡太小,怎麼個經歷已經記不太清了。鄭平對於農村生活其實並不喜歡。因為農村生活相對城市生活太簡單,也太無聊。勞動、工作,然後就是吃飯睡覺。農村人不是不會享受,也不是沒有喜歡的東西。可是勞動已經成為一種本能,用他們的話要是閒下來,全身上下就會不舒服。 這倒也是,在農村你要是不幹活,你一天也過不了。那裡可沒有這麼多方便的電器。種地需要勞動,做飯也需要生火燒柴,就連維修屋子,也需要自己動手。農村的生活,在城市人來看那是田園風光。在農村人眼中卻是有幹不完的活,受不完的累。 五叔叔會殺豬,就有人直接送豬。村民家裡一年殺一次豬,這不意味著他們一年吃一次豬肉。就算是透過冰箱冷凍,仍然不可能吃上一年。平時也是需要上集市買肉吃的。而五叔叔作為附近少數的屠戶,可以直接收豬殺豬賣豬。 當然這豬也不是誰都可以殺的。屠戶是要到畜牧專門辦相關手續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專門向五叔叔送豬。畢竟別人沒有這個手續,收豬也不能殺,殺豬也不能賣。 現在的生意就是這樣,什麼事情一涉及壟斷,那生意的利潤就一定好。五叔叔雖然賺了些錢,村裡人也不眼紅。屠戶這個錢可不是誰都能賺的。農村老人講,屠戶賺的是殺生的錢,這錢賺得不吉利。農村人普遍講究著子孫後代平安,所以這種事情在村裡一般有一兩個人幹,別人自然就不會幹。 五叔叔賺了點錢,對家裡的孩子們也是非常好。尤其是對鄭平,每次來時五叔叔都專門領著鄭平上山去玩。鄭平雖然是城裡孩子,對於大山卻是不陌生。因為通達市也是一個山城,周圍都是大山。平時沒有事的時候,鄭平也經常上山去玩。不過山與山還是不一樣的。通達的山連綿不絕,東陽的山則是相互獨立高聳,山與山之間更是有小河流過,另有一番風味。 “平哥,你們也來了。”表弟杜剛說道。 對於這個表弟,鄭平還是很惋惜的。明明是考上了大學,偏偏不去唸。因為本人不願意唸書。更可氣的是,二姑與姑夫居然一致贊成。現在這個社會,年輕人不讀書,會失去多少機會。 “是呀,聽說五叔出事了,我們就趕回來了。”鄭平說道。 “我也是被叫回來的。其實我們回鄭家村沒什麼用,現在這事在東陽這邊辦著。五叔也在東陽城。”杜剛說道。 “可能是想把人聚聚,大家商量一下吧。”鄭平說道。五叔在東陽,我們去鄭家還有什麼意義呢。老家雖然給鄭平也打了電話,可是給的資訊並不是很多。詳細的情況,還是跟鄭父說得多。現在在車上,鄭平也不好問太多。就算是知道了經過,只怕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 三年的政府工作,讓鄭平知道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這法律方面的事情,不懂就是不懂。如果不懂還胡亂出主意的話,搞不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