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頁)
唐第一強軍握在他們段家手中,那就是他們段家的利益和尊嚴所在,而劉逸的鷹揚和水師,卻在挑戰這一條,所以他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劉逸想要在長安安逸的生活,所以南海事宜幾乎不太管理,全部交給了府上的人來處理,馮盎猜不透劉逸的心思,所以心中不定,想要找一個可靠的盟友,所以選擇了新起之秀許敬宗。
說到底,其實誰也怪不了,一個個的選擇,都是為了家族的利益,劉逸倒也不在意,但是他討厭做別人的階梯,你選擇利益的同時,還要將劉家踩一把,這又算是什麼?劉家縮了這麼多年,難道就真的不會發火?金剛也有怒目時啊,所以劉逸決定,自己該開開眼了。
“男子漢,大丈夫,既然做了選擇,那無論什麼後果,咱們自然一肩扛起,劉逸,既然話已挑明,那你不妨在明瞭一些,南海,你劉家究竟想要什麼?”
馮盎終於再次端出了他該有的姿態,英雄一世的人物,為了家族,“委屈”了這麼久,劉逸睜開眼,他馮盎又怎麼會繼續來虛的?
“不錯,許敬宗既然已經剔除,那這嶺南,就算全是咱們將門的地界,武將講究的便是手裡的拳頭,論全部的實力,你劉逸是厲害,水陸兩軍,都在你劉逸手中牢牢掌控,但是老夫與馮公的聯手,你劉逸也不好受吧?況且,嶺南已經鬧得夠久了,平定,才是陛下想看到的,也是你劉逸想要的吧?爽快些,咱們武將說話,就要一個唾沫一個坑,說出來了,那就定了!”
劉逸微笑,看一眼馮盎,後者點頭,不參雜了文官的心思,武將總是乾脆得厲害,劉逸扯動嘴角,自懷裡掏出一份地圖。
“南詔一線,乃陛下所需銅礦重產之地,需重兵守護,玄甲軍當之無愧,此中利益,你段家有本事自己去掙,若需要技藝,大可來書院學習,不過這費用,可不會少了。”
“嶽州至餘杭,這算劉家的,二位沒意見吧?餘杭至廣州,馮家大可隨意商船往來,劉家絕無意見,至於南海,海上的事情,還是原來的老話,大家各憑本事,海峽劉家不要了,但是運河,是小武開鑿的,誰也動不了!扶南地界,我暫時沒打算去動,不過真臘地界,是人家剎利伊賞的,此女子對小武不錯,所以大家都不去打擾了,當然,要能賺到那裡的錢財,大可前去。”
馮盎和段志玄睜大了眼睛,有些不相信,你劉逸就要這麼點?這和沒要有何區別?而且,扶南和真臘地區,按照你這想法,是打算真正將之納入大唐的疆域之內了?皇帝的聖旨可沒下來啊。
“劉家以後的會去琉球了,哪裡地也寬得很,南下又可以直入大海,劉家後輩不少,這樣才夠折騰。”
“至於扶南和真臘,嘿,‘一國兩制’確實不錯,也只有這樣,長安的諸位大臣,才覺得劉逸私心足夠,才可安心啊。”(未完待續。。)
第286章 李二的聖旨
段志玄滿意的走了,馮盎同樣,至於死了多少個兒子,那已經不在馮盎的考慮範疇,本來就是選狼王一樣的教育,況且,他也不敢,也根本不能與劉逸碰撞,十年前沙場揚威,十年後,日新月異的大唐,再也不是個人勇武逞威的時代,如今更多的,則是新式武器的運用,而他們所能掌控的,只是各個營隊之間的調配與合作了,而論到這一點,發明了這些東西的劉逸,甩得他們太遠了。
“臣劉逸,於交州府面北而拜,所謂一國兩制者,乃主權歸我大唐所有,大唐派遣軍隊,守護一方安寧,伊甸之地,為我大唐領土,然則,在不違揹我大唐律法前廳之下,其擁有自主的治理之權。”
“陛下,微臣思慮方法無數,如今的大唐,雄霸四方,萬邦來朝,開古之未有之盛世,大唐的疆域,也越加寬廣,依此推斷,民族融合,乃是必行之態,無人可阻,自此之下,臣推出‘一國兩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