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4/5 頁)
問,很是露臉,自是知無不言。劉徹聽得頗有熱血沸騰的意思,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是很有英雄情節的。
誰說劉徹不待見李廣?他根本是很待見才是!
〃臣不太喜歡說人壞話。〃
〃那就說公道話。〃
〃正是勇將,失之過勇,剛則易折。陛下可查內檔,先帝時,典屬國公孫昆邪曾對先帝說:'李廣材氣,天下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确,恐亡之。'有點太自信了……〃韓嫣不想再說下去,越想,這李廣性格、做人方面真有點缺陷,他又不想搬弄是非,便住了口。也不再提他七國之亂時,私受梁王發的將軍印,因此有了軍功還沒有被封賞的事了老大,你是中央官員啊,吃皇帝的飯的,居然接了諸侯王的官印,就算這諸侯王跟皇帝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不行啊。這可不是一個蘇秦掛六國相印的時代。借用韓則的話說,你真是一腦子的豆腐!
劉徹不以為意:〃有點膽氣才好,你就太小心了,除了跟我比功課的時候有本事,不給人家面子,旁的時候小心得要死。〃說完撇撇嘴。
韓嫣但笑不語。實在是沒有放心大膽的資本,也沒到可以不用小心的時候啊。
煩惱
程不識任命與李廣的調令一下來,整個朝堂便有了一種不安的躁動這應該就是新的兩宮衛尉了。
景帝去世是在二月,過了四十五天的最低哀悼期,劉徹便封了一堆外戚,人家是親戚,大家算是能理解。然後是封了一堆原太子宮的屬員,這是自己的老班底,也說得過去。如今,任命了新的中尉和衛尉,便是朝堂調動的訊號了,怎麼能讓朝臣們不激動?一時之間,跑官的、打聽訊息的、說別人壞話順便給自己製造機會的……全蹦出來了。
劉徹這坐兒卻坐得穩了,整個後元三年,中央提得上臺面的任命,只是把柏至侯許昌任命為太常而已。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都沒改元呢,怎麼會有大變動?再說了,就算不提什麼孝道、規矩,現在把人事任命都給改了,拿什麼做為改元后的第一炮啊?改變人事任命,一向是新帝改元后做的第一步好不好?
於是,跑官的跑得列熱切了,先跑著,跑著跑著跑熟了,到要開始重新調整任命的時候,也就水到渠成了,不受這改元影響而被先升了官得任命的,無疑便是他們眼中最值得巴結的物件官場的傳統就是這樣的。這也是常理,自己見不到皇帝,當然希望能見到皇帝的人幫自己說兩句好話。漢朝還有一個傳統,就是走外戚、公主門路的人極多,這跟前一個傳統是一個道理,這些皇帝的親戚,見皇帝的機會肯定比別人多。
眾外戚、公主收錢收得手軟,許願許得口乾。朝廷重臣卻是沒有太大的心思他們也在被調整的行列裡,先得擔心自己。本應得到最高關注的丞相、太傅衛綰,雖然他位高全重,可是自從做了丞相,他是一個人都沒向皇帝舉薦過,先皇時是這樣,如今新帝登基還是這樣。早先還有些想走他門路的,結果發現他是個不會跟皇帝推薦人的。所以,大家對他,就不指望了。
與衛綰情況差不多的,是程不識。他也是一個老實人,至少是個規矩人,不亂說話、不亂收禮。不過,對人很禮貌,比較不會掃人家的面子。所以,人緣還可以。為人再好,程不識也不是個爛好人啊,更重要的是,他剛接手長樂宮的防務,正忙著交接、查崗,哪有功夫理別人呢?所以,走他門路的人,也就少了。
至於同樣得到任命的李廣還沒有到長安,正在路上呢。
太子宮原先一干僚屬也是屬於先得升的,劉徹在升韓嫣的官的時候,把他們一起給升了。也有人想走這些人的門路,只是情況有些不理想。這些僚屬,其中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朝堂官員兼任的,比如,衛綰這個丞相,兼的就是太子系統最高的太傅,以此類推。皇帝給太子配備的,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