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理由我也說不上來。就是一種茫然的不安,所以當時我也沒有深入思索。結果經過幾天後,靈機一動‐‐大概是我走在街上忽然想到的吧‐‐我想到了原因了。
我趕緊回家拿出書來再一次仔細閱讀。
這一次,我將感覺有異的地方按順序貼上了便利貼。
讀到最後,我重新檢查一遍便利貼所標示出的段落。
果然沒錯!
我確定了我的想法。
我發現了作者的描述故意和現實有出入的部分。
作者煞費苦心重現當時的地理情況和街景,卻又寫下這些幾乎可說不必要的錯誤,顯然是想竄改事實。
你猜是什麼?
舊書店。
k是個有很多舊書店的城鎮。因為大學多,又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文風也很盛,所以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那本書裡面,連一家舊書店都沒有提到。應該說,在該有舊書店的位置,卻故意寫成了其他店。作者能夠按照當時的地圖正確描述出鬧區老店林立的街景,卻只對舊書店隻字不提。
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不禁抱著頭沉思。
既然其他地方正確無誤,可見得作者有其意圖。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難道是一種遊戲嗎?
奇妙的是,似乎沒有人發現到這一點。至少那些不知道k市、不知道當時街景的人是看不出來的;就算看出來了,他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
我思索著理由,就是想不透。也許是作者私人的理由吧?儘管十分在意,但是因為工作一忙,我也就忘了這件事。
又過了幾個禮拜後。
結婚的兒子正準備搬出去住。那是在我們幫他做搬家準備時的事。
走廊上有一疊用繩子捆綁的書本。
我問說:這些書要怎麼辦?結果兒子回答:要賣掉,已經叫舊書店的人過來了。兒子一向愛書,總是捨不得丟,但是因為新居太小,實在沒辦法帶走所有的書。
是嗎?我如此回答的同時,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我仔細盯著堆積在走廊上的書。
接下來的瞬間,我發現一個重要事實。
我發現了在調查那個事件時,自己所犯下的重大缺失。
9
行兇的青年其實很愛乾淨。
房間裡幾乎沒有什麼傢俱,隨時都打掃得一塵不染。他也沒有什麼衣服,但身上穿的襯衫總是洗過、褲子也都燙得筆挺。這從所有人的證詞中可以得知。
因此當時沒有特別注意到他的房間空空如也、日用品也極端的少。只是忙著搜尋那張紙片,以及可能是他丟棄的垃圾和水溝。
然而仔細想想,他不可能丟掉了那張紙片才對。
根據附近少年的證詞,他是必恭必敬地捧著那張紙片。可以想見,他很盲目地崇拜那個教唆他去殺人的背後指使者。他應該會想留下那張紙片才對吧?
我再一次閱讀那個少年的證詞。
當時曾經反覆讀過不知多少次的證詞,居然被我看到了錯過的部分。
少年說青年經常教他功課。青年常常攤開自己的書,以小孩子也能接受的方式說明物理、算術等理論。
青年畢業於國立大學的化學系。
也曾服務於製造農藥的工廠,因此應該擁有相關的學術書籍才對。因為學術性的書籍都很貴,不太可能隨便丟棄。
青年在自殺前,已整理過隨身物品。
沒錯,他將自己擁有的書賣給了舊書店。
所以那張紙片應該是夾在某一本書裡。
10
你可以想像發現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