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招攬豪傑,召喚SSR(第1/4 頁)
屯卒有上萬人,按每人屯田十畝計算能夠開墾出良田十萬畝,按天下常例,畝產三石,等秋收之時,可以收穫三十萬石的糧食。
軍屯官府稅收基本上是十收其五,像曹操這種比較狠則直接十稅六七,甚至十稅其八,導致屯卒活不下去紛紛流亡。
孫策對軍屯的打算是十稅其三,當然這不是他仁慈,而是他打算徵稅之外再對所有人都徵力役。
跟十稅其五相比,這也難分哪個更加仁慈。
十稅其五,屯卒交了這五成的收穫,就沒有其他負擔了,一切的苛捐雜稅都落不到他們頭上。
而孫策十稅其三,所有屯卒在農閒之時還要為孫策服徭役兩個月,去興修水利,建築城垣,挖通溝渠,鋪設道路等等。
當然屯卒也可以選擇不服徭役,但是得補上兩成的稅賦,自己今年所有收穫的一半都得上交。
總的來講,孫策這個政策會讓百姓更艱苦勞累一些,但好處則是,只要肯賣力就能吃飽,甚至還能攢下一點點的家當,脫離屯卒隊伍。在江東修建一個茅廬,給自己安家立業。
而這些徭役推進的第一項工程自然就是興修水利。
孫策對劉由安排道:“等春耕結束,就安排屯卒興修水利。揚州三吳之地,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我們稅率低就得靠畝產多將稅賦總數提上來。”
揚州三吳之地,指的就是江東三郡,這裡是絕對的魚米之鄉。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絕不是誇張之言。
三國的大文豪嵇康,就在《養生論》裡總結:“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
畝產十石即為天下之良田。而江東三郡,絕大部分的土地都是這種良田!
丹陽郡可能還稍差些許,因為地形起伏,這種良田稍微少一些。但吳郡那絕對是膏腴之地,整個天下的精華。
吳郡境內守著太湖和蘇湖平原,整個境內都是一片肥沃膏腴之地。蘇湖熟,天下足,後世唐、宋、元、明,各朝各代都要靠著漕運輸送東南貢奉,維持京都運轉。巔峰之時,國家稅賦之八九出自這裡。
而吳郡之所以有這麼得天獨厚的經濟,太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灌溉了整個蘇湖平原上的良田數萬頃!良田每畝產糧十餘石,怎麼可能不豐收?
說到興修水利,劉由是躊躇滿志,果然自己沒有壓錯注。
他投資孫策這位英雄,倒不是一定要跟孫策上戰場廝殺,做文臣也是能有建樹,留名青史。這可是他在一座莊園裡永遠無法達成的目標。
劉由立即說到:“我打算效仿孫叔敖在淮南修建的芍陂,在石城縣修建一座長陂,宣導川穀,陂障源泉。水利之中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開陂灌田。”
陂就是這個時代對湖泊、水庫、堰塘之類的稱呼。
孫叔敖為楚國修的芍陂就在淮南,如果袁術能好好維護,恢復農業生產,僅是芍陂就能為他形成一處旱澇保收,殷潤國家,粳稻豐積的“百里不求天灌區”。
但可惜袁術顯然沒有這個腦子,他只想著軍事爭霸。
倒是劉由這個淮南本地人對芍陂頗有研究,打算在江東效仿。
孫策對此自然是十分支援:“可以,興修水利,積攢經驗這是極大善政。你現在就著手在丹陽修建堤壩,興修湖堰。等積攢了足夠多的經驗,我們到吳郡之後再大興水利,沿海造堤百里。為百姓徹底解決潮水倒灌,土地鹽鹼化的問題。”
劉由重重的用力點頭,神情振奮。自己沒有看錯,能安天下者必斯人也。
當天下諸侯還在殺的昏天暗地之時,自己追隨的明主已經開始考慮如何興修水利,造福萬民。其根基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一群因勢而起的強梁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