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不過百年。(第1/2 頁)
“想不到你還喜歡看書呢?我也喜歡看嘿嘿,一會兒你走的時候記得過來找我。”
王皓見李安挨個兒在書架上尋找著什麼,便丟了句話,自己朝著網路小說那一欄走去,自從有了手機之後,他還真好久都沒看過紙質書了。
又或者說連看書的時間都很少,這也更加讓他確定了李安就是富家子弟的想法。
李安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書了,那就是新華字典。
以前李安甦醒的時候,基本上用不到這個東西,只有偶爾翻一下這些字書,以確保自己沒有漏掉些什麼。
但現在他不得不看一下如今這個時代的字書了,因為他發現有的字他看不懂,而且還不少。
如果連字都看不懂的話,那就不用看其他的書了,看了也是白搭。
雖然這本字典很厚,但李安翻看的速度同樣也很快,他的記憶力很好,甚至可以說是過目不忘的程度,所以在看書這件事情上,他可以少花很多時間。
雖然說記憶力太好對他來說大多數時候都不算是一件太好的事情,但這個本領如今總算是幫到他了。
很快李安就發現了問題,原來那些不認識的字都是從以前的字裡面簡化出來的,意思還是那個意思,只不過筆畫少了很多。
這大概是想要讓更多人讀書吧,李安心裡想著,倒也相當贊同。
以前的讀書人確實太辛苦了,小時候認字就認得頭暈眼花,學一個字要花很久的時間,寫一篇文章出來更是費勁。
還記得曾經的科舉考試,一張試卷二十幾道題,全部答完就需要兩個時辰的功夫,這還算是不需要多加思考就下筆的,整篇下來少說也有千八百字,光是寫就要花這麼多時間。
到了康熙年間,科舉考試限定字數為七百五十字,但一場考試下來往往也需要一個多時辰。
當年要是就開始從繁化簡的話,那些考生一張試卷怕是兩柱香就能答完了。
找到了其中的規律之後,李安的翻書速度也就越來越快了,但這厚厚一本依舊讓他有些頭疼,他決定先把最重要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那就是先弄明白今年是什麼年,自己睡了多長時間。
他沿著書架一直翻找,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東西了。
一本名字叫做華夏曆史概述的書。
原來甲午海戰的甲午年是1894年,而這個1894是一種叫阿拉伯數字的其中幾個,和壹到玖相互對應。
這也就是說今年的貳零壹玖年,並不是皇帝的年號,而是採用的西方國家的年份計算方式,至於這個零,代表著的是算盤上的空位,表示進一,相當好理解。
他是在民國十四年年初陷入沉睡的,而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是1925年。
李安心裡立即得出了答案。
這才過了九十三年而已?
還不到百年的時間裡,華夏竟然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
如果只是九十三年的話,那小李子那娃娃應該還活著吧?那娃娃看上去不像是短命鬼的樣子,李安心裡希冀的想著。
如果他這個家臣還活著的話,那還真省了李安不少事。
很快李安接著往下翻,到了他沉睡之後華夏所發生的大事了。
原來民國也就才存在了三十幾年而已,而除了溥儀之外,華夏竟然沒有再有過皇帝了,當初袁世凱還想當皇帝呢,看來時代真的變了啊,李安搖搖頭心裡感嘆。
他對民國的認識很少,洋人進軍華夏之後,李安就很少出過家門了,慈禧還在世的時候,他偶爾還會被叫進宮裡去。
到了後來慈禧死了之後,溥儀登基上臺,李安就很少再去了,除非宮裡哪位貴主遇到了太醫也頭疼的病,才會派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