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5 頁)
想到的,能把損傷減到最小的方法。
以前做戰,大多是由漠沙族人負責外圍騷擾劫殺。但陳軍苦頭吃得多了,防護也越來越周密,而且這一次,對方大軍人數太多,護糧的兵力想必也絕對不薄,只怕漠沙族很難獨力吃得下來,必要有風勁節這等百戰勇將參予指揮
萬全。
至於定遠關這邊倒是不需多慮,只要堅守不出,別說八萬,就是十八萬,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破定遠關。
風勁節望向盧東籬,復又一笑。這些年來,並肩戰鬥,該教的全教完了,盧東籬不但已熟知兵法,也有足夠的實戰經驗,甚至連關內諸將,也無不在這歷次戰爭中磨練出來了,放出去個個都能獨擋一面。
別說他不在,不會有太大的關係,就算是盧東籬也不在了,只要不另派個無能主帥來壞事,只憑這些將領們,就能牢牢守住定遠關了。
這幾年,為趙國訓練出了一支最精銳的軍隊,一群最沉穩勇悍的將領,相信,無論將來有多少變故,多少危難,他們總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吧?
一念至此,不覺又是苦笑。怎麼搞的,現在,想什麼,都似在考慮後事一般。
盧東籬見他唇邊笑意苦澀,不覺也是一嘆:“勁節,我們在這定遠關,已經打了多少勝仗,可是,總覺得好象並沒有任何用處一般,不管陳軍如何大敗,過不了多久,總會舉兵再來,這樣往復不絕的戰爭,倒似永遠不會停止似的。”
風勁節淡淡一笑,無論他們在戰術上取得多大的勝利,但在戰略上,卻始終處於劣勢。
陳王好戰成性,一直以戰爭四下擴張,凡戰必舉國動員,國中男子,皆為兵壯。每言戰事,君臣上下,無不傾力以赴,愈戰愈狠,愈挫愈毒。打了敗仗就退回去,重又招集兵馬,準備下一次戰爭好了。
而趙國,佔著地利之便,從來只思芶安。屢被盡犯,也只想著守住城池就好,從沒任何人去考慮過反攻。得不到朝廷的支援,他們這支軍隊,最大的作為,也不過是守城破敵罷了。
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孤軍深入敵境,反攻強敵,挫其鋒芒,滅其精銳,斷其征伐之心,那根本是痴人作夢。
所以,他們只能困著在這城池之中,一次次等待著陳軍的進攻。
“以戰求和,逼迫陳國人再也不敢覬覦我們趙國,當然是最快最便捷的方法,但你我都知道那不可能,別說朝廷絕無此番作為,就是真的降旨徵陳,這一番殺伐,我們趙國必死無數戰士,而現在我們的被動守城,看似作為不大,但卻在一點點地拖垮陳國。”風勁節冷冷道“國雖大,好戰必亡。國家弱小時,以殺伐擴大地盤是理所當然,可是要讓國家強盛,絕不可能僅僅只靠殺戮。而從一個小邦,漸漸掙扎戰鬥成為大國的陳國,卻還沒有看透這一點,還是習慣用單純的戰鬥和征服來面對一切。不錯,他們有舉國之力做後盾,不錯,他們每一戰都能重新徵兵,重組軍隊。可是,每一次征伐,要花廢多少錢財,多少人力物力,又要死傷多少青壯。戰爭會以可怕的速度消耗財物和生命。財富由人創造,而人必須經歷十餘年的漫長成長,才能戰鬥或工作。據說陳王下旨,鼓勵民間女子多多生育兒女,生子多的女人,可以得到國家的獎賞,可是那又有什麼用呢,生育的速度永遠比不上殺伐死亡的速度……”
風勁節目光冷徹地遙望大漠另一方,陳國的方向:“等到有一天,陳國十室九空,就是七十老翁,七歲小童也要入伍為軍時,就連老嫗也要離家援軍時,國庫再也無力拿出財物時,就不用再等著他們來攻我們了,只須一支輕騎,就可以輕易傾覆這個國家,不過……”
他復又苦笑搖搖頭:“就算我們出兵也沒有什麼用,因為到那時,其他的國家也會撲過來,吞下這塊肥肉,而我們趙國,就算有攻其城的能力,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