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親王也封得(第2/3 頁)
!」
傅綿娘冷笑一聲:「侯爺這話可是指女婢?」
文慈侯冷哼一聲有些不屑回答,傅綿娘也不看他直徑走向前幾步對天承帝道:「皇上明鑑,女婢自帶走皇長孫離開後,生怕背後主使之人追上來便躲了起來。那些年我的行蹤都有人可以作證,皇上大可派人去查。」
傅綿娘地上一本厚厚的本子,上面清清楚楚地記載這傅綿娘這差不多二十年的所有經歷。其中哪一年到哪一年身處何地,居於何處,何人能證明都詳細記錄著。
最難得的是從這本子上的筆跡和墨跡上看,這上面的記載應該是從當年就開始一直記錄到現在。這說明傅綿娘一直在為今天做著充足的準備,很明白她需要證明皇長孫在她手中一直沒掉包過。
這本子天承帝早就讓人謄抄了一份,按照上的人名去一一印證。
苗公公附在秦王耳邊時候了幾句悄悄話,秦王眼中有一閃而過的驚訝但不過瞬間就煙消雲散,換上一副瞭然的表情。很快,京羽衛又送上來一疊筆錄。
這些筆錄便是傅綿娘筆記中提到所有見證過她生活軌跡的人。
秦王將一張張筆錄傳遞下去:「傅綿娘雖然一直帶著皇長孫東躲西、藏,但這些人都可以為她證明,她一直帶著皇長孫在身邊沒有空白的時期可以去造假去掉包!」
秦王掃過其中一張筆錄,眉心微皺走到了傅綿娘面前:「傅綿娘,這份筆錄中說,在你遇到你丈夫梁二海之前,還出現了一個男人在幫你。這人神出鬼沒,但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有在見證皇長孫的成長。他或是至關重要的證人,可否告訴本王這個男人究竟是誰?」
議論聲又起,拿到其他筆錄的官員中也有人驚訝地說到:「王爺,下官手中的筆錄也有提到這個男人。」
「下官手裡這份也有提到!」
說到這裡,京羽衛大統領藺翊承站在大殿外喊到:「啟稟皇上,易風先生求見!」
易風先生?
縱人皆是一愣,也沒想起京中有這麼一號人物?就在柏青走進大殿的那一刻,有人驚呼起來:「是……是隱山的易風先生!」
太傅疑惑地望向秦王:「莫非這些筆錄中說的神秘男子就是易風先生?」
柏青正要下跪行禮,天承帝趕緊喊到:「先生免禮!先生乃是世外高人自是一脈清流,這一次先生踏入朝堂已是違背了先生的意願了。先生可否告訴朕,朕的皇長孫可是他?」
易風先生是多少名門貴族都想攀附的清流,奈何他行蹤成謎個性更是難以捉摸。而且他這人一向不願沾染朝堂,所以很是排斥結交朝堂中人。
可誰也沒想到當年的炆王不僅結交了他,還成了莫逆之交。很多人還想透過炆王去結識易風先生,奈何都被炆王給拒絕了。
為了這事,炆王還給自己招了不少怨恨嫉妒呢!
易風先生是炆王摯友,他總不會幫著外人用他人之子頂替真正的炆王之子。有了他的證明,梁鶴禎的身份怕是要坐實了。
柏青輕嘆一聲從懷裡取下一封信,信中炆王對當年的戰事有些不安,總覺得要出事。恰逢王妃已經快到生產之時,所以他寫了封信給他,希望柏青能在他出徵的時候替他照看一下王府別院。
「是我有負摯友之託,我趕到別院之時,王府已經燒成灰燼。但冥冥之中摯友的亡魂還在看顧著他的孩子,我找到了他們,並且幫他們打點好安頓之所,並給那孩子啟蒙教導。」
宸王閉上雙眼,有種無力迴天的挫敗感。他側目望向梁鶴禎,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若是當初能將他殺死在山脈裡,如今哪來這麼多事?
天承帝站了起來,一步步走下了臺階,走到了梁鶴禎面前:「我苦命的孫兒,是祖父的過錯,讓你受苦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