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第2/3 頁)
目前進行的實驗到底是太低階了,設計也十分粗陋,如有必要,他想在後期更有用的時候再使用一些稀有的材料。
在那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則是對這兩樣物件進行試驗。
第266章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中, 不但葉柏涵在對於鏡都的情況進行著觀察,鏡都上下的人們也在觀察這位新任的皇太子。
葉柏涵的處境很微妙,這一點不但他自己有所察覺,很多人也都看出來了。
不過就目前看來,他的舉止還算安分。
這位皇太子並沒有表現出任何野心勃勃的跡象, 平日除了上朝也幾乎不跟任何朝臣主動交談或者往來,一副社交障礙晚期的模樣。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這位皇太子喜歡造訪寺廟和道觀, 對於養濟院,慈幼局,義莊之類的地方特別感興趣。
作為一國的儲君,很多時候他的到來都難免會令人戰戰兢兢,但是往往短短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後,不管官員還是平民都會對之產生好感。
雖然也難免會有人出現輕視的情緒, 但是這份輕視卻一般都很難維持下去。
除了不喜歡結黨之外,誰也不能否認這位殿下的能力出眾。他造訪鏡都幾家著名的寺廟和道觀之後,幾乎是三言兩語就說動了祭祀與觀主們,隨後幾家寺廟就有了行動, 簡直變得花樣百出, 香火也興盛了一倍有餘。
這個過程之中,葉柏涵順勢就在各家寺廟和道觀之中安置下了自己的法器。
當然, 按照他的說法,那東西不是法器,而是葉柏涵特別敬奉的佛像。
之後他又在閒暇到處造訪了鏡都附近的養濟院, 慈幼局,各種公家和私人的義莊。除此之外,有些有名的常年行善的人家,葉柏涵也都造訪和接洽了。
表面上,他是去詢問經年時間裡鏡都需要救助的百姓的情況,但是實際上卻是為了給每個人都送上一副他自製的&ldo;廟觀護身符&rdo;。
這其實不算是真的護身符,而是葉柏涵自製的一種簡易法器。
信仰或者功德這種東西,修行者固然常常用到,可是哪怕天舟山也沒有什麼法器是特意製造來分析和驗證這方面內容,但是實際應用到這些東西的法器倒有不少。
這大概就是經驗科學、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的差距了。
不是工藝上面的問題,也不是理論上的問題,純粹只是因為發展的思路不同而已。如果已經有一種足夠好用的方法,大部分人都不會重新試圖探索一種全新的方案。
但是比起經驗科學,分析實驗辯證等手段確實生效快了許多,雖然也可能危險許多。不過葉柏涵已經沒有什麼時間了,所以只能儘可能地用比較安全的手段進行實驗,但是這個&ldo;安全&rdo;的程度,也最多就是隨便預估一下,無法做出確定的驗證。
好在他做的本來就只是一些測量工作,而且與信仰和功德相關,想來也不至於有太過危險的反應。
葉柏涵覺得來不及,是因為他最近已經察覺到了明皇反應上的異常‐‐明皇千辛萬苦將他的魂魄從異界召喚回來,顯然不是為了好好養大他來補償蓮的。
這其中的複雜之處,基本上已經讓人不想深思。
有天晚上他煉器煉得精神疲乏,只是坐在床上稍微打坐歇息了一會兒,就察覺到有人靠近。
葉柏涵張開眼,就看到明皇站在他身前不遠處,表情意味不明地看著他。
他當時可說是嚇了一大跳,但是表面上卻強壓住了驚慌,對明皇滿臉無辜地問道:&ldo;父皇?你怎麼在這裡?&rdo;
明皇也不知道有沒有看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卻並沒有露出破綻,只是說道:&ld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