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傲不可長,洪範九籌(第1/2 頁)
有寺人奴婢等,上前奉上竹簡,筆墨等。
這八位王孫陸續開始提筆,回憶著尚書的內容,開始默寫著。
商君時代,為了變法,就是焚燒詩書,令百姓淳樸。很多先人古籍皆是被焚燒了,尚書也是被焚燒行列當中。
因為商君認為,“《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國有十者,上無使守戰。國以十者治,敵至必削,不至必貧。國去此十者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國好力者以難攻,以難攻者必興;好辯者以易攻,以易攻者必危。”
《詩》、《書》、禮制、音樂、慈善、修養、仁愛、謙潔、善辯、聰慧,國家有這十種人,民眾必然無法守土作戰。國家用這十種人治理,強敵到了國土必然被割削,敵人不來國家也一定會貧窮。國家沒有這十種人,敵人不敢來侵犯,就是來了也會退卻;如果發兵前去討伐敵國,一定能取勝;如果按兵不動,不去討伐,就一定會富足。
只是在焚燒尚書後,卻發現沒有尚書不行。
於是,採取折中策略。
在民間焚燒詩書,禁止黔首讀詩書,只要讀秦國律法書籍便可;至於上層的公子,王孫等,卻是要讀詩書,背誦默寫,還要嚴格考核。
學習的第一步是背誦,背誦都是做不到,也不要談什麼閱讀理解。
尚,通上,
尚書,就是上古的史書。
傳說,孔子周遊各國,更是到了宋國書庫,周國書庫,衛國書庫等,在這些書庫當中,存放著大量的龜甲,獸骨,作簡,石書、青銅書等等,這些都是歷代的史官留下的。記載了從黃帝到魯哀公時代大約是兩千三百年的歷史。
這些原始的史料,極為雜亂繁雜。
孔子整理這些原始的史料,不斷對其進行刪改,校正,修訂等,寫了尚書一百零八篇。
作為最早的史書,尚書既不是編年體(春秋),也不是紀傳體(史記),也不是國別體(國語),而是事件體,主要記載著一些歷史上大事件。
孔子在編寫尚書的時刻,沒有事務鉅細的描述歷史上發生的事情,而是側重描寫那些精彩的歷史片段,銘記那精彩的瞬間。
在秦國,禁止尚書在民間傳播,在民間的計程車人是翻閱不到尚書的。可秦國高層,在宮廷當中卻收藏著尚書,歷代秦王不斷對其進行翻閱,批註,可謂是愛不釋卷。對於重點的篇章,還要要公子王孫等背誦默寫。
洪範,內容上為周武王詢問箕子如何治國,箕子開口講述治國的道理,大約是一千三百字。
刷刷!
筆墨在響動,眾人在書寫著。
安國君悠閒的等待著,看著在場的子嗣,有的神色緊張,有的眉頭緊皺,有的忐忑不安,有的埋筆急書,神情各異,神態各不相同。
片刻後,一個聲音傳來,說道:“父親,我默寫完畢!”
正是趙溪。
趙溪站起身來,直接遞過一卷竹簡。
安國君接過來,仔細翻閱著,點頭道:“不錯,不錯,沒有漏句,沒有錯字,別字。很好!”
說著,又是將竹簡遞給父親。
秦王稷接過竹簡,翻閱著,也是點頭。
趙溪頗為得意,站立在一旁,神情傲然。
秦王稷心中卻微微嘆息本來是滿分,卻是少了一分,心中評價道:“傲不可長!”
又是過了一會,安國君開始收卷。
有些只是寫了一半,有些有些殘缺,還有的錯在別字。
安國君看著兒子們的試卷,微微點頭,又是搖頭著,又是遞給父親。
秦王稷看著試卷,又是看著這些孫子們,說道:“趙溪,趙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