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大明皇宮。(第3/4 頁)
觀摩用來召開常朝的宣政殿,以及召開御前會議,召見大臣奏對的紫宸殿。
這三大殿,也就是所謂的外朝了。
三大殿之後,就是皇帝皇后所居住的乾坤殿。按道理,此處不應該帶百官觀摩,可因為是新殿,楊鵬還是率領百官來看看。
畢竟,天子寢宮,外臣不是一定不能來。起碼,需要外臣知道天子寢殿在哪裡,是怎麼回事。不然的話,萬一後世天子出了事,大臣們都不知道。
然後,又是太皇后和皇太后所居的太極宮,以及皇子皇女所居住的興慶宮。興慶宮其實又分為太子所居的東宮,以及皇子皇女所居的別院。
觀摩了三大內之後,又觀摩內政府十六衙門、瞭望臺等地。
最後,才來打三大內之間的太液池和御花苑。
但見太液池上波光粼粼,島上還修建有明月殿、蓬萊閣等建築。而御花苑中奇花異草,竹木藤蘿,還放養了鳥獸,修建了草廬亭臺。
湖光山色,花樹爛漫,令人見之忘俗。
群臣當真使得大開眼界,目不暇接,嘖嘖稱奇。
就是見過世面的八王爺也讚歎道:“臣當年在汴京皇宮,驚訝黃宮宏大壯美,可今日見了我大明皇宮,又覺得黃宮所差甚遠。以臣所見,就是先唐三大內和洛陽上陽宮,也比不過陛下的燕京黃宮啊。”
楊鵬也很是滿意。他後世見過了紫禁城,可是紫禁城和他的皇宮相比,簡直就不值一提。
燕京黃宮不但花費幾倍於紫禁城的人力和物力,設計也比紫禁城強得多,而且召集了全天下最好的漢人工匠、日國工匠、安南工匠、色目工匠,以及高麗工匠,甚至還用了真臘國的頂級大匠。
光是大匠師,就超過百人來參與皇宮的建築指導。
而且這個時代,華夏在建築美學和建築水平,以及木材上的優勢,也不是明清時期能比的。
紫禁城怎麼比?
兩者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紫禁城,也就相當於三大內之一的太極宮吧。
這樣一座美輪美奐,天下無雙的皇家宮殿建築群,要是好好的保留到後世,那會是怎樣的世界文化遺產?
“如今,燕京皇宮大成。可用紫禁城作為大內之名,未免不妥。”楊鵬看著太液湖說道,“嗯,皇宮大內,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
眾人都是眼前一亮,這個名字好啊。用來作為大明皇宮之名,當真是恰如其分,再適合不過了。
“紫禁城之名,甚美。臣聽了之後,竟然想不出哪個名稱,能比紫禁城更好了。”湯時典說道。
前朝大內,都是以宮作為大內之名。可問題是,大內的宮殿很多,各有宮名,不好用來作為整個皇宮的稱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陛下乾脆用“城”來代之,顯然是高明之舉。
群臣紛紛稱頌皇帝,認為紫禁城取得好。
楊彤面露古怪之色,卻也不能明說。
呵呵,紫禁城這個名字,到底還是出現了啊。
楊鵬微微得意的掃了楊彤一眼,心中也有些好笑。
沒錯,他的確看不上明清紫禁城,可不代表他不喜歡紫禁城這個名字。
實事求是的說,紫禁城這個名字,真是太霸氣了,也非常符合華夏文化意象審美。明清皇宮配不上這個名字,而他的紫禁城,更適合叫紫禁城。
那就叫紫禁城吧。
嗯,後世要是提起來,就是燕京紫禁城,大明宮之類。
從今日起,這紫禁城就是大明皇宮了!
華夏1013年,明高祖楊鵬光復燕雲十六州,定都燕京。明高祖定都燕京後,在前幽州城的基礎上,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