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並非每位貴人都會延請,皇上與葉夫人處每旬都要瞧上一次,再有就是您。」
這些不是秘密,杜若也講得痛快。末了,她又笑道:「二殿下這般在意您的身體,可見果然愛重您非常。」
虞莞的反應出乎杜若意料。
她並未理會那奉承話,而是有些緊張地問道:「那太后呢?太后可有請平安脈?」
「這……」杜若斟酌著言語:「太醫署藥味太重,恐燻著太后,故不常去。」
虞莞的臉上浮現一絲瞭然。
她哪裡聽不明白,杜若把責任都推在太醫署身上顯然是在為尊者諱。多半是太后自己不願讓太醫看診。
「如此,就辛苦杜若姑娘為我開些方子了。」 她把這事放在心中,彷彿從未聽到過。
白芍接過杜若寫下的的藥方,黨參、麥冬、五味子。確實是一劑補氣的良方。
她不著痕跡地對虞莞點了點頭。
杜若適時提出了告辭,虞莞道:「白芍,替我送一送杜姑娘。」
兩人一前一後走出小花廳,虞莞看著她們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或許下次去康寧宮時,應當多多注意太后身體。
「夢中驚悸離世」。這是上輩子太后蓋棺定論的死因。那時她小產不能下地,幾方人馬又連番在她床前唱唸作打,縱使有心探查老人家的死因也無力。
而此時離上輩子那個命定的劫難日尚有三年……
拾翠喚了她一聲:「小姐?」
虞莞回了神來,搖了搖頭:「沒事,正好你們兩個都在,來一同為我參詳下萬壽節的賀禮。」
白芍與杜若並排走在長信宮的廊道上,兩人都未作聲。
直到一路行至偏門,杜若才道:「勞煩這位姑娘送我,到這裡就不必再送了。」
白芍笑著拿出一個針腳細密的荷包:「勞煩杜若女官了,以後為我們皇子妃請脈時還請多加關照才是。」
杜若接過那荷包,輕輕一掂,當中的重量遠出她想像。
根本不是日常做人情時會打賞的銀子。
她抬頭,對上白芍盈滿笑意的眸子:「杜若姑娘當知曉,人送到長信宮,話也送到這裡便是。」
出了長信宮,這裡說的話一分一毫都不能洩露。
杜若的手一頓。她看著白芍,讀懂了她話外暗藏的警告。
即使這個侍女尚未明白她到底發現了什麼不與人言的之事,卻從她舉止中探明瞭確乎存在一個秘密。
她躊躇數刻,把荷包塞進了懷中:「杜若明白。」
第24章 擇言
熙和帝的萬壽節在七月二十七。這個日子的前後左右都沒什麼大事,是以,萬壽節的籌備成了宮禁中最熱鬧的一件事。
即使虞莞甚少出宮門,她也察覺了宮中難得的熱鬧。戲班子、歌舞伶人與誦經班依次在宮中招搖過市,使得肅穆的宮闈也沾染了幾分紅塵煙火氣。
拾翠不知又從哪探得了訊息:「聽說這三個班子在明意齋狹路相逢,誰也不肯讓路呢。」
明意齋是宮中觀瞻演出之所,平日冷清的衙門到了聖壽關頭,竟比菜市口還熱鬧。
「最後誰贏了?」
「自然是誦經班。那管事之人可是同和大師,皇帝也要敬重的得道高人。那些伶人與戲班子都是宮中豢養的,自然無法跟大師相比。」
虞莞聽了這話,看來熙和帝果然是忠佛之人。
她之前挑賀禮時特意從庫房中挑了一串小葉紫檀的佛珠,又送去寺廟中延請大師為之開光,很是費了一番功夫。
再加上薛晏清抄寫的經書,這份賀禮堪稱齊全用心,不會輕易被柳舒圓壓倒風頭。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