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導航(第1/2 頁)
河運船隊搞定,剩下的就是海捕船隊了。
沿海預備的九個海捕碼頭位置好確定。
靠海的山崖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有了水泥施工技術的加持,更是事半功倍。
得選地勢優越,水深合適的地方,還得兼顧海情、風向、遠近距離等,要比河運碼頭繁瑣的多。
但這些全都是靠著陸地,再麻煩也有限。
最難敲定的自然是海捕。
跟白守良商議出來的方案不一樣,他們離海太遠,沒有相關經驗。
準備推出來的改裝和帶隊方案,在和經驗豐富的師傅們探討交流後,發現存在不少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這些海船,都有成熟的捕撈作業方式,太多的改動不僅僅會造成人的不適應,可能還會損害船隻裝置。
全是木質船隻,加裝電動機組的能力有限,鋪設電路設施又會一定程度上破壞木質材料。
不同於河運船隻,那些改動就算有所損害,程度也有限,大不了靠岸就是。
海船不一樣,風大浪大,全用堅硬的木質材料支撐,靠的就是柔韌有度。
加裝電動機組,也不會增加太多的航程,大多還得是靠風帆動力。
可是不改造吧,那個效率可不值得黑牛城花費這麼大力氣推動這個事情。
只有收益大,才會促進大傢伙賣命去做這件事。
商量來商量去, 白守良也抽出不少時間,參加海船師傅們的一些討論,把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都一一嘗試一遍,找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措施出來。
師傅們並不想改變他們現在熟練的捕魚技術,但在其他輔助方面,白守良給出了超出他們預期的玩意。
捕魚漁網,黑牛城開出了諸多的尺寸,工業化編織出來的漁網不僅材料結實,編織科學,數量夠大,價格夠低,一下就鎮住了這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老手。
行動式指南針更是海上行船難得的好東西。
宋國已經把司南和磁針用於海上的方向辨別,但手段粗糙,材料簡陋,哪裡有這麼靈敏便攜的小東西好使。
整個就手掌大小的密封玻璃製品,做工精緻,使用簡便清晰明瞭,成了眾人爭搶的好東西。
夜光電子手錶,無論什麼時候地點,都能靠他分辨時間.
還有六分儀,更是海上航行的寶貝。
大多的老師傅都有一手看星辯位的絕技,輕易不讓人看,就算看了一般人也搞不懂。
這種技術,那是傳子不傳女,能用一輩子的秘方,更是身價的直接體現。
好的領航員,在船隊裡,那是僅此於船長的大人物。
或者,經常是船長和領航員兩個職位一肩挑,妥妥的一把手。
而六分儀,用裝置把這個秘方簡化成了易於操作的裝置,只要對照星圖說明,就能準確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為擔心過於驚世駭俗,還有幾百年海岸變遷,可能不太準確,白守良只拿出來的簡易版海岸圖,那也比民間手繪的海圖精細百倍。
這兩個寶貝一拿出來,直接就讓船隊的推行再無阻礙。
近海航海圈子裡,最厲害的老祖宗一派,也就是牽星板配觀星術,能夠走的比其他人遠上不少。進了特殊的洋流和海域,能捕上不少的新鮮海貨。
一直是圈子裡傳說一樣的人物。
就算徒孫一代,也是眾人追捧,高價僱傭的不二選擇。
現在,只要加入黑牛城組織的捕撈隊,就能獲得這樣的神器,怎麼樣都值得。
白守良不在乎他們到底想些什麼。
甚至,他還拿出特製的海上對講機,用於增加漁船的安全。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