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近在眼前的宛城(第1/2 頁)
本來顧老太是不願意說,是自己非要讓人說,現在人家說出來了,自己倒是不說話。
氣氛一時間有些不上不下的尷尬。
顧老太忙道:“圓月身上那件褂子,還有背的小包都是出自我家老二媳婦的手藝,那還是邊趕路邊做的呢。”
圓月身上的衣服,兩人是見過的,尤其是身上揹著的那個綴著流蘇的小包,上面簡單綴著幾片栩栩如生的花瓣。
還一直以為是在哪家成衣鋪子買的現成的呢,沒想到原來是出自顧二嫂的手藝。
聽到這話,兩位嬤嬤的眼神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此時車隊已經開始上路了,“那衣服做工確實不錯,要不等會兒到前面車停了,請你媳婦過來看看?”
顧老太應下。
走了一段路,眾人停下來歇腳,顧老太便下了車找到老二媳婦。
將那件斗篷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給了老二媳婦。
“若是修補不好,你也別勉強。”顧老太應承了這件事後,便一直提心吊膽的。
能補好自然是好事,萬一超出老二媳婦的能力範圍,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跟兩位嬤嬤說清楚,也算是這為這事盡力了。
顧二嫂想了想道:“能不能補好,要等我看過之後才能確定。”
兩人來到馬車前,嬤嬤從車裡拿出匣子來,一開啟淡紫色的料子和雪白的狐毛相輔相成更顯其華貴。
不過顧二嫂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內襯裡那精美絕倫的繡樣上了,貪婪地想將所有的針法全部記進腦子裡。
看了一會兒,她便發現不對,“呀!這繡的蓮子怎麼裂了一個大口子。”
張嬤嬤忙問,“依你看,這處能補上嗎?”
顧二嫂又端詳了好一會兒,“拿到亮堂一點的地方我仔細瞧瞧再說。”
幾人捧著斗篷,顧二嫂又研究了一會兒道:“畢竟這個口子不小,若是要跟原來一樣,怕是不行。
這斗篷外側是上好的錦緞編織暗紋,內襯的布料是素色的,若是用尋常的手法在原有的蓮子上修補,怕是會壞了原來的美感。”
張王兩位嬤嬤見她說得頭頭是道,頓時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追問,“那依你之見,該如何修補?”
“若是能找到和內襯錦緞一模樣一樣的布料補上去,那麼秀出來的花樣會凹凸不平,不夠美觀,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和原來一樣的料子,按照織布的經緯將破口處補上,不過這也是最耗時耗力的一種辦法,只可惜……”
兩位嬤嬤已經被顧二嫂的話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一句可惜,兩人的心也跟著緊緊揪在一起,“可惜什麼?”
“只可惜這破口太大,即便織好,仍然不能做到和原來的面料一樣的平整完美。”
顧老太在一旁雖然聽不懂,但是見兩位嬤嬤的臉色凝重,她的心也跟著懸起來,“老二媳婦,你是不是哪裡說錯話了?”
只聽王嬤嬤道:“好在不是在外面,只是內襯的繡花,只要大差不差總好過耽擱我家夫人送禮。”
顧二嫂聽她們能接受,便也鬆了一口氣,若是她們不能接受,到時候在蓮子上繡一隻蝴蝶也能遮住。
既然能接受,那也不必錦上添花多此一舉了不是。
至此,張王兩位嬤嬤便被顧二嫂的專業徹底征服,連忙跑到前面彙報給宋夫人。
宋夫人聽聞此事也是喜出望外,算起來已經快四年了,為了這位閨閣密友能早日擺脫喪子之痛從新振作起來,她也想了不少辦法。
希望她收了自己精心準備的這件禮物,心情能好一些吧。
顧二嫂走後,宋夫人叫來了張賢,“還有多久才能進入宛城內?”
“回夫人,若是不出意外,明日午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