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頁(第2/2 頁)
兩份軍報走入了花廳。
&ldo;怎麼,盧象升和高元良軍報同時到了?&rdo;張力接過康興安遞上來的軍報,仔細地看了起來。
康興安垂手立於一旁,小聲地說道:&ldo;是的,大人。&rdo;
團山軍入主京師以後,張力便兵分兩路。高元良帶三萬人北伐瀋陽,而盧象升帶三萬人南下湖廣。
當然,這是說的三萬主力--也就是近代兵種,由於團山堡大工坊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將所有軍隊全部換裝先進的線膛槍。故而團山軍也有大量使用老舊火繩槍和冷兵器兵力,這部分人總數過二十萬。
一則是新兵,二則是大明、大順、蒙古歸附計程車兵。
中國之大,又其實區區數萬人可以全部佔領的?過度時代必然是精銳主力搭配大量一般的戰兵,才能一統天下。
若軍隊只用精銳兵種,那麼每佔一城。便要分兵千人,團山軍根本就不可能動任何攻勢,連守禦地方都捉襟見肘。
眼下北方集團高元良有精銳兵三萬,普通兵過七萬,南方集團的盧象升也大致是這個數字。南北同時開戰,爭取加快全國統一的程序。
最難打的滿清主力已經被張力打殘了,不管是韃子還是吳三桂,都不可能與團山軍對抗。不說別的,就是團山軍一開戰那密密麻麻的火炮,敵人就完全無解。
果不其然,兩封軍報都是報捷的--高元良的大軍已經攻克了遼陽,目前正在圍困瀋陽城;而南方集團的盧象升略略有些複雜,他們將吳三桂主力堵在了湖北武昌城中。
&ldo;溫體仁……&rdo;張力眼睛深邃了起來,一字一句地咀嚼著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原來溫體仁在大明滅亡之前,先行跑路去了南京,說是籌措軍餉之後帶兵勤王。軍餉是籌措了,兵也拉了好幾萬人出來,可京師危急的時候,溫體仁卻龜縮在南京城中一步也不曾北上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